犹记得最早看到的电影,除去《刘三姐》便是在学校里看的那几部最难以忘记的电影,以至于如今每次回看都仍觉得意味深长,这几部便是《功夫》、《金刚》等。
那时候不过十岁,看了这样的东西,立刻便觉得整个世界都奇幻起来了。好像自己也开始相信了功夫,自己也要去练练如来神掌。
我就这样被电影启了蒙,但我最后并没有走上电影之路,而是成为了一个写杂文的人,是因为成长后的世界告诉我,只有文字世界这样低门槛的事情我可以构建,而论到其他艺术,诸如电影、音乐、画画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持以及学习的。
当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见那些特效炫技时,在那个小小的窄窄的教室里,谢天立刻热血沸腾了。他进入了电影里面,幻想自己便是那个会功夫的周星驰。
再看见卖冰淇淋的那个女孩,仿佛已经定格了他未来初恋的样子。
那些只能在书本里出现的奇幻的场景,被搬上大屏幕后,还能如此栩栩如生,谢天立刻感觉到了世界有了电影的美好。
但因为他的家庭条件差,他没有办法接触过多的电影,只能凑钱去买影碟,或者自己靠大脑构建这样的场景。
他时而拿起一根削利了的木剑,便冲着稻草田里冲去,时而拉起一只木弓就朝天空上的太阳射去。他幻想英雄救美的场景出现,更幻想自己能够拯救世界。
他用木头做了许许多多的玩具人,来代替自己,进行摆弄。他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使他手中的玩具也变得栩栩如生,模仿着电影里面的场景,开始奇幻起来了。
他眼前仿佛是出现了一座在狂风暴雨之中的海岛。海浪疯狂地冲击着海岛的两岸,天色比黑墨还要黑,闪电比白色粉笔还要白。
乌云汇聚又散开,像一锅煮沸了的汤汁,发出轰隆隆的响动声。令谢天心里阵阵发寒。
谢天此刻坐在家里的院子,用黄泥堆出了一个海岛,又舀了一些水进来,化作海水。然后他手里拿着的一个玩具人,站在另一块用石头代替的帆船上,朝海岛慢慢驶去了。
长大后的谢天来到了城镇,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电影了,那时候镇上有家电影院,每天都在轮流播一些电影,但由于监管不严,总有一些小孩逃票偷偷溜进去看。
这其中一个便是谢天。那时候谢天慌慌张张钻入电影院,第一眼看的便是《集结号》,那残酷的战争立刻吸引住了谢天,多么真实残酷的画面,使谢天有了当初看《金刚》的那种可怕的心情。
那一声声嘶吼声,那被炸成碎片的身体,那鲜血泥泞,那惊心动魄的战役,于是在后来谢天每每和其他玩伴打泥巴战的时候,他满脑子便是这样的场景,嘴里吼着一些,其他玩伴完全听不懂的口号。
每一个小孩子曾经都天真的以为电影里面的死亡是真的死亡,电影里面的奇幻在现实世界中也可以存在。他们相信有英雄的存在,也相信英雄救美,相信正义,相信勇敢……
后来谢天不再看这一类的电影,而是寻找着艺术片来看,越现实便越好。只把那些奇幻电影全部当做了商业片看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开始懂得,电影不是对事件的展现,而是对人的思想,人的情绪的一种表达。
每天世界上都有无数的生命逝去,有无数的牛羊被屠宰,没有人为它们的死亡哭泣,没有人会因为吃了它们的肉而愧疚。
因为我们把动物看做没有感情和思想的生物,而把自我的感情复杂化和美好化,甚至神圣化了。
有时候谢天总在想,难道两只飞越千里即将相遇在一起的鸟儿,在半路中被猎人射杀下来,这样的爱情故事不够动人吗?难道两只在海浪相爱厮守的鲸鱼,被捕鲸者杀害,不够令人痛心疾首吗?
但是它们的故事有被注意到吗?难道只有人类的爱情故事才值得被歌颂吗?
当然已经有一些电影在向我们证明,动物也是有情感的,也是需要被关注的,这便是谢天后来接触到的《海豚湾》,一部令人痛心疾首的纪录片,还有《忠犬八公的故事》。
或许有人要说,人就是吃饱了太闲了,自己都没管好,还要去管动物,简直是自寻烦恼。自以为悲天悯人,其实从人类一诞生悲剧便已经开始了,不可阻止。
但谢天以为,与人性的肮脏面对抗永远是伟大的,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不论生活是否富足这样苦行僧一般的人始终存在。他们往往更加关注人以外的东西,觉得人应该是为其他万灵所服务的。谢天不能做到这样,但他敬佩这样的人。
继续说回电影,曾经谢天看了一部哭了许久的电影,便是《天堂电影院》,讲的也是导演与电影的不解之缘。看得谢天立誓要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甚至感叹,如果这一生没有拍一部电影简直是白活了。
一部电影是证明一个人活过的最好的证明,他可以变成一份份记忆的碎片被无数人所珍藏,这样它便有了永生的能力了。
以前有人对谢天说,他觉得文学和电影都没有意义,没有实用性。谢天不紧不慢地告诉他,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不仅有生理层面的需求,更有精神层面的需求,以后指不定还会有什么样的需求,但是,文学和电影作为人的精神食粮,作为一种催动剂,激励人们生活,即使在遭遇巨大的挫折还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引导人们继续热爱生活。
这便是电影和文学的全部意义了。它不仅是人对人生的思考,更是人的情绪的一种表达。在谢天看来,最难的不是一直坚持某样事情,最难的是可以不停地重新振作开始。
谢天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电影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人所拥有的幸福,可能一大半都会消逝。那谢天儿时的一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也根本无从说起,一代人的想象力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要知道从来没有凭空的想象,所有的想象都是有所借鉴和启发的,而文学和电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园地,为成年人提供了一个精神园地,在他们饱受摧残后依然能够躲到内心深处这片精神乐园来疗伤。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能够很轻易地牵动人的情绪产生共鸣。电影也有高能量密度的电影,还有平淡如水的生活电影,有地下的电影,也有独立电影,电影也分各种派系,各种流派。
不同的流派都是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来带你进入到这电影世界中。而人一旦进入了电影世界,一切便都既立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