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呵,今儿可是热闹了啊。”
刘鹤松进门看到这么些个人惊叹了一句。
“哈哈,松哥,大家都等着您来教我们打牌呢。”
马建华过来狗腿的把刘鹤松给拽过来。
这边打牌去了,那边就自觉的去厨房做饭去了。
贺小凉跟贺松雨俩人非常不意外,都不会做饭。
好在,王以赴跟赵潘凤会做饭,加上梅姐也来了,帮衬着。
“梅姐,你去歇着吧,我们几个做就行。”
孙茹总觉得刘梅来这就是做客的,做饭实在不合适。
“没事,反正我过去也是陪他们聊天,也闲不住,帮帮忙。”
刘梅是个好动的,平时在家也闲不住。
“梅姐,孩子到这还没回来吗?”
孙茹记得走了得有一年多了。
“没呢,你也知道,支教在很偏远的地区。回来一趟,实在不易。”
在上大学期间,就一直有想去支教的想法。
但是奈何他们那时候舍不得,就一心阻拦。
后来出门上班了,还是想去支教,为远在山区的孩子们,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现在去了已经有一年时间了。
出去支教三年才回来。
想孩子也没办法啊,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去山区支教,是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家里大人见不着面,心里担心。”
孙茹自从当了妈,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
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孩子都在身边待着。
“没办法,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也逼迫不得。”
刘梅现在也算是想清楚了,孩子的人生,她即使参与了,又能如何呢?
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改变自己的意愿。
甚至还会因为她的阻拦,要受到更多的伤害,要吃更多的苦。
这边聊着,那边就开始关心时事,聊政策了。
“前段日子,上边下来了一个政策,是关于扶贫的。”
“也只是有这么个风声,但现在经济逐渐稳定,建设国家,我辈义不容辞。”
“扶贫是件大事,你们如果要是有想法的话,可以试试。”
刘鹤松说这话算是提前跟他们透露了。
肖志成倒是还真没想到扶贫是从现在就开始了。
一直以为是到了二零年代才开始扶贫的。
“我知道你们做生意的都讲究利益,但是,国家的利益不就等同于我们个人的了吗?”
“国家不够富强,人民又怎能安居乐业呢?对不对。”
“所以啊,这种政策,能响应就不能落下。”
“想挣钱是好事,但是这种有意义的钱,挣了心里话的更踏实,不是吗?”
刘鹤松虽然不是买卖人。
但是好歹也是在这行行走多年。
这点道理还是懂得的。
“松哥说的对,我们肯定会响应上面的政策的。”
肖志成必然没什么意见。
他很清楚的知道扶贫能够给我们的国家,人民带来怎样的改变。
远在山区,四面环山的地方,大山挡住了孩子们的梦想。
吃穿住行都受到了局限性,没有办法接触外面的世界,信息过于封闭化。
现在这种情况更多,往后我们的国家就一直在针对性的扶贫。
后世有肯定是有,但是上面的人从未忘记他们,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把他们救出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