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听到何帆父亲的要求时,凌闻霄心中很是不爽。
他以为,何帆是为了给自己学习差找借口,才说老师不关注他。
确实,他对何帆这位同学的关注不太多,对梁静淑的关注又太过特殊。
但这绝不是学习差的理由,起码,在八中高一14班,这个理由不充分。
事实上,凌闻霄做学生时有过很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在一个班级中,老师能记住的学生很有限,学习最好的几个、学习最差的几个,还有平时最刺头的几个。
不巧,凌闻霄当时学习成绩既没有名列前茅也没有位列倒数,平时也规规矩矩得做个正常学生,一句话,那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
所以当他毕业之后,在街上碰到高中的老师时,那些老师甚至都想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
这很可悲吗?
不,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操作。
因为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班那么多学生,他们不可能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同样的精力,那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在八中的高一14班,凌闻霄虽然也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但哪怕是何帆这样不受“重视”的学生身上,所付出的精力也要比其他老师多一些。
譬如说,之前他给每个学生批改各科作业,并没有遗漏掉何帆。他的物理课上,也会叫何帆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
总之,他虽然偏心,最近一段时间更是只对梁静淑关注有加,但却没有放任任何一个学生。
只不过,何帆同学的成绩中不溜丢,排在二十名向后,又没有在倒数十人的名单里,他也不可能单独照顾他。
是,他承认,上学期期末的时候,他确实给前二十名的学生开了挂,让他们学习成绩获得了质的提高。
但这学期,这二十名学生除了梁静淑之外,成绩能够保持优异却是他们自己的努力。
甚至,便是在那之前,成绩排名前二十也是学生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何帆当时没有能够被他照顾到,也是因为他不够努力。
一句话,他自己不积极主动地学习,反而把错误归咎到老师不关照上,这绝对是凌闻霄不能接受的。
不过,当着家长的面,凌闻霄也不好批评何帆“不思进取”,而是委婉地对何帆父亲说道:“何帆同学的成绩虽然不是特别出色,但也不算差,你是不是太过苛求了?”
何帆父亲苦笑道:“凌老师,我们也知道你是个好老师,是个好班主任,不收礼不额外补课,14班的学生在你手下也教得很好,进步都很大。
“按理说我不该有什么非分的想法,去年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们所有家长就没有一个不夸你认真负责的。
“可说句不自夸的话,我家何帆学习真的很刻苦,每天回家之后还要学到十二点才上床,可成绩偏偏没多少进步,我们做家长的,又是欣慰又是难过。”
凌闻霄点点头,知道他想说什么,很客观得解释道:“何帆的问题,主要还是基础太差,以前的欠账太多,不是一时半会能补齐……”
他的分析很客观,却未必完全符合实际。
就他对何帆的印象,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还可以,但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外,精神力容易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