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闻霄的记忆很好,尽管只是去年开学的时候见过一面,还是想起来眼前之人应该是王潇潇的父亲。
之前停车的时候,凌闻霄扫了一眼梁静怡手机上打开的校网上的分班安排,王潇潇似乎没有被分到高二1班。
这倒是很正常的事情,原来的高一14班里,她一直都是吊车尾的存在,成绩始终上不去。
王潇潇成绩不好倒不是她自身不够勤奋,事实上她甚至比任何人都要勤奋,她的父亲甚至很多时候在家长沟通群里拜托凌闻霄,说他家潇潇每天五点刚过就起床,晚自习回家之后还要自学到十二点,可奈何就学不进去,让凌老师帮忙想想办法。
一直到这学期期末考试,王潇潇的成绩比以往确实有所提高,比刚入学时的水平更是高出不少,但总体上和班上其他同学来比较的话,她依然是落后的。
凌闻霄知道这不怪王潇潇,这个小姑娘勤奋好学,只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有一些问题。
只是班上五十六个学生,除了梁静淑之外,凌闻霄也没有特地关照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顶多偶尔单独和她谈谈,让她注重学习效率。
可学习方法这东西,随便谁似乎都能列举出很多种科学的优化的方法,但人和人终究是不同的,那些看上去很高效的方法,未必就适合每一个人。
王潇潇能耐得下性子,下得了苦工,所以文科成绩还行,但数学、物理以及化学这三门理科,不论她如何努力,总是不开窍。
按照正常的逻辑,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选文科更好,说不定两年后的高考还能够得上本科线。
“呃……王潇潇同学也选理科了?这不是胡闹吗?”凌闻霄皱起眉,对着嗓门最大的这个中年人不客气地说道。
凌闻霄知道14班有很多学生都是冲着他选理科,算是保留继续在他带领下学习的机会。
之前家长沟通群里就经常有很多家长说过这事儿,理智一些的家长,也会让他这个班主任提供点建议。
凌闻霄记得王潇潇的父亲就在群里这么问过,他当时没有一一回复,但也郑重地告诫大家,面对高考,任何人都不能马虎对待。
而且,他还特别分别列举了班上适合报理科和文科的几个学生名单,不多,加起来也就八九人的样子。
其中他强烈建议选理科的学生有五个,因为他们几个理科成绩非常出色,文科总是拖后腿。剩下的四个学生,他强烈推荐他们选文科,其中一个就有王潇潇。
“啊!那个……那个……凌老师,我不是觉得你水平高,肯定能把我家潇潇教得好的嘛!”
被凌闻霄那么一质问,老王脸上很是尴尬,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戳破了。
“唉……你,还有这里的各位家长,不是我说你们,学生选文科还是选理科,都必须要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去认真斟酌。
“无论是功利一些指着能在高考中考得更好,还是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偏向哪一科,都是个理由,可你们冲着今后两年带他们的老师是谁去选,这不是胡闹吗?”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基本上只要逻辑正常的人,不用说都知道选文理科该怎么选。
所以现场围着凌闻霄的这些家长,听到他第二次没有特别针对王潇潇的父亲说胡闹,大部分人都赧然地眯了眯眼睛,似乎是在刻意躲着凌闻霄的视线。
当然,除了老王之外,这些的家长,绝大多数也算不上是胡闹,因为就原来高一14班的学生而言,要说能某个学生绝对适合学习理科,还真不见得。
从分数上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文科和理科成绩都差不多,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将来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劲头。
从客观角度来说,凌闻霄说他们胡闹有点过了,但凡在正常情况下,有人反驳他的话,他也没法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