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领着陆离,前往并州军的营地。
“现在才来领军点兵,等率队出发,那些烧杀掳掠的凉州兵早就办完事了。”张辽忿忿不平着,对李儒的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陆离宽慰道:“张将军,你我现在能救一个百姓,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但如果你当庭与李儒争执,一旦激怒李儒,使得他禁你出兵,那岂不是一个人都救不了?”
张辽哼了一声:“要不是现在都在董将军手下听令,我才不乐得理睬那个李儒!”话虽如此,有了陆离劝慰,张辽心头之气显然消了不少。
一到营地,张辽并未下马,只是将调兵的印信往一个监军手中抛去:“调五百兵,随我们立刻出发。”
监军验过印信,调侃道:“哟呵?张辽小哥,你高升了?什么时候请喝酒?”
“以后再说!兵呢?要办急事!”张辽眼睛一瞪,那双白色眼瞳里几乎要射出怒火来。
“可不巧,刚才丁原主公率队出去了,说是城外有敌人。现在,营里只剩下百来人……诶诶诶,你别急啊!”
丁原主公?陆离反应过来,想起初遇张辽时,张辽与凉州兵争吵,确实说自己的主公是并州牧丁原。不过这有些奇怪啊?难道为董卓统帅并州铁骑的,不该是着名的飞将吕布吗?历史上,丁原是被吕布刺杀,之后并州军团才归入董卓麾下。不过看来在这个时代,丁原竟然也从了董卓。这可有意思了,丁原同样也是一州的长官,为什么要为同级别的同事董卓办事?这里面定有隐情。
陆离眼见得张辽纵马向前,轻舒猿臂,直接把那监军给提了起来,连忙上前劝阻。
被提在半空中的将官伸手踢腿,怎奈挣扎不脱:“我说张辽,你个急惊风能不能等我说完!这一百精兵,可都是陷阵营的!”
张辽听了,登时转怒为喜,把监军放了下来:“你快请高将军出来说话,我得借调他的兵走。回来请酒,保你喝个痛快。”监军哼了一声,也没对刚才张辽那样冒犯有多气恼,看来是张辽平日里的好兄弟。一听有酒还管够,监军登时就喜笑颜开,转身而去。
陆离当然知道张辽口中的高将军是谁。如果说,汉末历史中有些将星是一闪即过,给历史徒留遗憾,陆离心中排第一的就是高顺。史载高顺训练陷阵营七百人,就这么一支不满千人的队伍,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今,陆离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见识这支传奇队伍了。
“我们并州铁骑是大汉十三州中,最为精锐的一部,而高顺麾下陷阵营,则是精华中的精华。”张辽抱着头盔,向陆离吹嘘起来,陆离面带微笑地听着,心中对即将见到的陷阵营更为期待。
很快,一支井然有序的骑兵部队就驰出了军营。
陆离仔细一看,不愧是精练齐整的陷阵之军,每个士兵脸上都神情肃然,连拿兵器的姿势都相当一致,堪比一个阅兵方阵。
然而陆离并没有看出这支军队除了纪律严明之外,比起寻常部队,还有什么盔甲武器上的优势。
陷阵营的百人队中,一人跃马而出:“文远,陷阵营是我心头肉,你给我小心点,听到吗?”
看来此人就是高顺了,起初陆离见他身材并不算高大,国字脸,面有微须,看起来约在二十三四岁左右,却没有面貌上的出奇之处,心中略有失望;但细细观之,却觉得高顺有种不怒自威的态势。
张辽扬起嘴角,一瞥陆离:“要挥霍也不是我,你要盯紧我旁边这位新兵蛋子,他今天可是第一天领军。”
陆离向高顺微微欠身,以表敬意:“在下陆离。”
高顺平视陆离,细加打量,眼中却并无张辽那样的戏谑:“将士性命都交付足下,切记责任之重。”
陆离肃然起敬,重重点头。高顺别无他话,一挥手,身后百名士兵顿时分为大小两队,除了分队这一瞬间的声响,竟然别无杂音,连马匹的嘶鸣声都没有。
大队百人在张辽面前,小队二十人跟随着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