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洛阳去往长安,就不得不通过关中第一雄关——函谷关。
函谷关,是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其后就是绵延的函谷。自战国秦兴以来,强大的秦军每每就是从函谷关东出,而其他六国则每每在函谷关下碰壁。据守如此雄关地利,秦军才能屡次化解亡国之危,最终得以荡平六国,一统天下。
韩遂既占据长安,决然不会漏下函谷关。陆离派出哨骑传回的第一条消息,就是韩遂已据守函谷,封锁了洛阳前往长安的道路。
这只是出师的第一天,前方遭遇的难题就叫人头大。
宁儿坐在帐中,看完哨骑绘制的地图,烦得一拳砸在桌上:“想要控制雍州,必先取关中;想取关中,必先得长安;想得长安,必先破函谷关。这一环套一环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陆离细细观察过地图,却是像是欣赏艺术品似地点头不止:“长安金城险固,三面都是天险,只有东边一面需要扼守。然而可怕的是,长安的东面正是由函谷关守护。战国百年之间,六国无数名将率军抵达函谷关下,想要敲开这座险关,攻入秦国腹地,然而却没有一人能够成功。这真是太厉害了。”
宁儿白了他一眼:“问题在于,那是敌人的函谷关!这次要轮到我们变成六国联军,在函谷关下徒劳无功了!”
“天下总不可能有完全破不开的关卡。”陆离沉思道,“来人,请贾诩先生来。”
不多时,贾诩进了营帐,陆离立刻向他问计。
贾诩眼皮都没抬:“破开函谷关并非不可能。然而,这是你陆离应该想的事吗?”
陆离脸一红:“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身为百夫长,你要想的是如何服从指挥官的命令。莫非,你打算用麾下百人就叩开函谷关?”说罢,贾诩就徐徐睁开他那双眼睛,凝视着陆离。
被贾诩一盯,陆离顿时感到心虚:“呃,我这一百人嘛……”
“也不是不可能。”像是读完了陆离眼中的讯息,贾诩神情一变,突然喃喃道。
“什么?”陆离有点没反应过来。
贾诩微微一笑:“我说,用一百人攻下函谷关,并非不可能。”
一百人攻下函谷关?!陆离和宁儿都目瞪口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您刚才不是还说,攻破函谷关并不是我陆离该想的事吗?”
贾诩的笑意愈发神秘:“我听你部下说过,你曾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我刚才看过你的眼睛,发现你已非昔日之陆离。我相信,有你在,这个计划就有可能成功。当然,现在情报尚且不足,我还需要了解函谷关的守将是谁,这才能对计划的细节作出修订。”
既然贾诩都这么说了,陆离就更加期待下一个探子带来的消息。在战争之中,影响胜利的因素不计其数,但就双方派遣部队正式接战之前而言……情报就是力量。
贾诩宣称百人即可攻破函谷,这消息着实令陆离振奋不已。哪怕走出大帐时,陆离都蹦蹦跳跳地。
“没点大将风度。”宁儿习惯性地白了陆离一眼,吐槽道。正当他们说话时,一个飞骑传令驻军,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队伍就徐徐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