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顾元叹来了,我这长安太守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陆离哈哈大笑,延请顾雍到堂中坐。
顾雍虽然是新近丧父,但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并不会被悲痛禁足。陆离与顾雍交谈过后,才知道顾雍回到吴郡的这三四个月里做了什么。
“在吴中地区,顾家已经开始兴建厂房,雇人建造曲辕犁和筒车,还有其他一应用于生产的工具。有了基础工具,再循序渐进完善其他,就能形成与产出资源能力相匹配的大规模生产体系。有了那样的生产能力后,为军人打造铁叶棉甲和笠盔,应当不是难事。
在顾家的建议下,扬州牧也已委派使节前往交州,去求取各种奇异作物如橡胶树的树种,同时割胶制作橡胶等物。
想来以三两年为期,这些作物就能在江南进行广泛种植,约五到十年后,它们就能开始正常结果,届时,‘工业品’就足以自给自足。”
“这实在是再好不过了。”陆离说道,“有了橡胶一类的物品,就能结合钢铁、煤炭,制造出各种机器……不过关于那些机器的设计,实在太过复杂了,传授我这些的世外高人都没留下信息来。”
“真遗憾。”顾雍原本对陆离画的汽车、飞机心驰神往,听到陆离这么一说,不由得有些泄气。要知道,陆离所说的汽车,那可是足以与追锋车相匹敌的工具。
顾雍哪里知道,陆离之所以没能说出汽车、飞机的设计,根本原因只是陆离是个文科生。
陆离对理工的了解,也就到蒸汽机必须用到橡胶来密封,从而保证蒸汽可以提供动能为止……要说汽车的气缸怎么设计、马达如何发动,关于这些,陆离可是一窍不通、绝不敢耽搁历史进程的。
而在陆离自己看来,要让人类大跨一步迈进工业社会,那是完全的不现实。有句话说得好: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不过这些事也绝非一帆风顺。我预计,制作器具倒不需要多久,一年半载足矣。主要是人们要适应崭新的劳作模式,恐怕要花大量时间。原本靠一些旧工艺吃饭的人,少不了会被新工艺取代。既然我们推进了新工艺,就要如何为这批被淘汰之人的生活找到新出路。”顾雍娓娓道来,声音沙哑。
陆离一听,就知道顾雍果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在这个有星力支撑的妖怪三国里,将生产力推动到农业社会的巅峰、工业社会的大门前,已经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极限。就如顾雍担心的一样,能大量取代人力的机械一旦被发明出来,原来靠着旧工艺吃饭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要是陆离自己一厢情愿推动社会发展,最后结果却不见得美好——那不是害那些可怜人没饭吃了吗?
听着顾雍沙哑的声音,陆离明白他是忍着丧父之痛,却在奔波于推广各种发明,这诚然是大丈夫的作为。想到这里,陆离不禁感慨:“元叹,原来我以为,你回来的时候能当我那百人队的后勤官;现在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你根本就可以代我当这个长安太守啊!”
顾雍淡淡一笑:“我也没想到,陆兄竟然在仕途上晋升得如此之快,连县吏功曹的职位都没经历过,直接跳到了县令?”
“那你可愿意当这个县令?”陆离虽然是笑言,其实也有当真的意思。历史上的顾雍,年纪轻轻就可以身当县丞之职,并将辖地管理得井井有条,陆离相信,顾雍同样有当长安县令的才干。
顾雍连连摆手:“就算我顾雍愿意,朝廷任命,怎么可能轻易废除?明夷兄,你可别把我往火坑里推,我还不想死在董太师手底下!”
陆离哈哈大笑,两位挚友促膝而谈,直至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