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还道他是唯一指定即位皇子,哪料到福宁殿前,却发现他的哥哥弟弟都在。
申王赵佖、简王赵似、成国公赵俣、祁国公赵偲也在盯着他看。
兄弟五人一个心态。
原来是宣所有亲王进殿,不是他一个。
赵佶心中一惊暗道:“这皇位不一定是我的······洛真人说过我有皇帝命格,我就能坐上这个宝座,我得稳住······”
赵佶握紧拳头,暗暗打气。
······
宰执大臣聚齐殿前,向太后才宣他们进来。
重臣一进门,向太后立刻开始哭泣,边哭边说:“大宋不幸,大行皇帝无嗣,谁来即位,诸位相公要早做决定······”
洛寒冷笑。
好一招以退为进。
既然赵煦把立谁为皇帝说给你了,你转述就是,何必这么做?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见机行事。
她想投机。
章惇果然小瞧了向氏,他第一个站出来,厉声道:“当立大行皇帝同母弟简王赵似。”
他是首宰,有权利也有必要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而且他必须表态,政治斗争历来残忍,不允许谦让。
谁当皇帝太重要了。
因为只有皇位坐在赵似屁股下,才能复兴新法,杜绝旧党死灰复燃。
他带头表态,就是给在场宰执大臣挑明一个目标,必须拥立赵似。
只要重臣口径一致,后宫的女人就翻不起大浪。
向氏内心波涛滚滚,但表面却非常平静。
她早就清楚新法集团就是一堆刺儿,章惇就是刺儿头,一贯和她这样的人作对,今天她要想迈出新的一步,就必须和此人较量一番。
因此她以退为进,用讨教的口吻说话。
“诸王都是神宗陛下的亲儿子,都是兄弟,还分什么亲疏。哀家无子,说白了,也只是他们名义上的嫡母,在此事上,哀家绝不会分亲疏……”
向太后这话说得太高大上了,一句话摆明了三层意思。
儿子都不是我亲生,谁也不偏向。
都是宋神宗的儿子,同母不同母根本就不能做为首选条件。
章惇你自私了。
章惇轻敌了。
他应该说举荐继位人选的优点,而不是同母弟这等有争议的条件。
他的铁拳打在棉花上,居然还没办法反驳。
不过他有敏锐的嗅觉,瞬间就揣摩出向氏心中的小九九。
亲王中年龄最大的是申王赵佖,但他是个残疾,一只眼睛瞎了。
让一个瞎子当皇帝……除非其他皇子都死光。
成国公赵俣、祁国公赵偲岁数小不说,还不是亲王。
自古立王不立公,不嫡则长。
向氏明显想立端王。
哼哼!
打得好如意算盘,本相不会让你的阴谋得逞。
章惇没想放弃,他必须努力把端王踢出去。
章惇正要争辩,就听朱太妃道:“太后,你说大行皇帝已经给你说了立谁,那······他是谁?”
问得好!
大伙的眼神顿时扑向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