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以为,青苗法的种种弊病,全与官府有关,若官府不参与在内,弊病自除······”
疯子才会提出这样匪夷所思的建议。
官府不参与,还不便宜了放高利贷者。
几乎是异口同声,殿内响起一片质疑:“官府不参与在内?那还变什么法?”
“对,就是如此!”
众人的疑惑丝毫没有影响洛寒,他继续道,“如今的青苗法是以全国各地的常平仓、广惠仓里的粮食为本钱,若某地一旦有大灾,仓内却空无储备粮,不能及时救济,将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危险······许多大臣极力反对青苗法,其中就有这个原因······”
“小道所献的改良之策,常平仓、广惠仓内储备粮不动,朝廷不用花一个子儿,百姓可以享青苗法之利,却不受先前罗列的青苗之害。不过朝廷的收入却比原来要少一半,但岁入百万贯不成问题······”
众人听后,先是一阵兴奋,议论后又纷纷摇头。
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
除非洛寒能变出钱来,否则和画饼充饥画饼没有区别。
章惇皱眉道:“洛真人,官府不主事,谁来主事?”
“银行······哦,就是钱庄。”
洛寒忙中出错,把后世名词整出来,适时解释后,他接着道,“说起来此法很简单,换个思路而已,朝廷颁布诏书,招募商家在各地建立钱庄,农民可以向钱庄用某产为抵押,借贷青苗钱,立下字据,利息限为二分,钱庄一分,朝廷一分······”
“如此,朝廷不动常平仓、广惠仓中的粮,也不用去征收执行,坐收一分利。商家有利润可赚,自然乐意去做,同时农民不受强征之苦······此事三方皆有利,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好办法!”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无政绩压力,由债主变成了监督者,当钱庄和百姓发生纠纷时,可以从中调解或裁决,百姓也不至于上告无门······”
“钱庄纵有奸邪之事,百姓会归咎于商家,自然不会抨击朝廷。”
“妙啊,恩归于朝廷,利亦朝廷享一半,怨却归于商人……”
“保住了常平仓和广惠仓,相当于保住救济大灾的命脉,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如此,青苗法的害没有了,而青苗法的利仍存在,这是借鸡生蛋之计······”
“······”
洛寒来自于后世,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后世百姓缺钱都是向银行贷款,国家为支助百姓,还会发放无息贷款。
朝廷授权钱庄主事青苗贷,瞬间可解决青苗法的弊端。
“洛真人,若是商人不和朝廷合作怎么办?”
“就是啊,他们努力半天,才得一分利息,朝廷啥事不管,却坐收一分利息,这帮商人奸得很······”
面对质疑,洛寒微微一笑道:“商人们有别的想法很正常,但一点都不可怕。朝廷可以强令天下钱庄,想要合法经营,就必须无条件接受借贷青苗款的业务。”
“其实朝廷根本不需要强迫,这事有利可图,商人不会放弃这种机会,和朝廷合作相当于抱大腿,以后朝廷有这方面的政策,自然会照顾合作者······”
众人又开始议论。
说来也奇怪,邹浩等保守派没有反对,也在争论这种改良之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