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赋在哀嚎声中被拉下去,等待他的将是断腿之殇。
······
汴梁皇城,垂拱殿。
今日不是大朝,赵佶忙中偷闲,在垂拱殿作画。
好长时间没提笔了,他感觉有点生疏,好在心情不错,下笔自然也顺畅。
画上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船家正撑着船缓缓行驶。
他感到自己就是那个掌舵人,驾驭着大宋朝缓缓驶向盛世。
尤其最近宋夏重新议和,签订永不侵犯契约,边陲稳定,大宋也能在和平中发展民生。
西夏皇帝李乾顺诚意满满,献上为梁太后策划,袭扰大宋边境的嵬保没、结讹遇二贼人头。
遣使向大宋上谢罪表,自称王而非皇,并献上马匹五千,牛羊数万。
言语诚恳,态度卑微,朝廷上下全都满意。
而后欣然答应宋夏议和,恢复岁赐,开放榷场,两国永远友好。
“官家,登州急报,八百里加急······”
“嗯?”
看到枢密使章楶焦急的脸色,赵佶便知有大事发生,忙放下笔道,“登州发生何事?”
“登州水军都虞侯冯啸杀了指挥使董颇,清洗异己,带着整支水军、船匠和战船,投降契丹······”
章楶悲愤长叹道,“水军一直是契丹人的短板,冯啸投降正好弥补其弱项,若干年后,契丹又会在水中威胁我大宋······”
“该死!”
赵佶吼了一声,随即又道,“冯啸为何投降?”
“说是冯啸四处张贴檄文,称被洛寒逼得走投无路,才投降契丹。他称洛寒是奸贼,故意公报私仇,打击异己,他不反朝廷,只反奸贼······”
洛寒在青州,冯啸在登州,相隔近千里,怎么会有这种事?
赵佶沉思片刻,突然想到冯啸是青州冯家子。
他正要说洛寒与青州冯家有冲突的话,就听章楶又道,“急报上说,洛寒率众杀上葫芦岛,将数百官兵杀戮殆尽,一把火烧毁葫芦岛上一切,还污蔑冯啸通敌,要斩他九族,冯啸便反了······”
额?
“这么远距离,洛寒杀上葫芦岛······他要干啥?”
“臣也不解!”
章楶皱眉道,“不过,洛真人不会无的放矢,他定然是发现了冯啸投敌的证据,烧葫芦岛警示······这也不对,他应该递奏折,而不是自己做主啊······”
“郝随,传几位相公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