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众国子监学子自信的背影,赵颖柳眉微蹙。
这动作自然逃不过洛寒的眼睛,他微微一笑道:“颖儿不必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诗词这东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们还没有资格让我难堪······”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赵颖喃喃自语,随即担心也淡了下来。
随口说出名句的人,诗词造诣自然不浅。
不过得把李清照拉过来,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和洛寒唱对台戏。
年轻一代中她最负盛名,她若参会,必是洛寒劲敌。
······
大相国寺本是诵经敬佛之所,此时却成为汴京诗词才俊较量的场所。
诗词翘楚齐聚一堂,自然引来不少人围观。
有些人奔着吃瓜而来,从诗词界的撕逼大战中汲取快乐。
有些人纯粹是来看洛寒笑话的。
还有部分人是奔着“坡仙”的名号而来。
三天前市井盛传,这次的诗词大会,在家安享晚年的苏轼要参加。
苏轼本人就是轰动效应,连带着好些名家慕名而来,顿时将本次诗词大会的档次提高了一大截。
洛寒姗姗来迟。
他的亲友团也很庞大,除了花荣等五个随从,还有赵颖、李清照、曹鹏、沈冲等人。
当然还有一些支持洛寒的功勋世家子弟,他们不便出面,混在人群中为他喝彩。
柯湃枚见到洛寒,上前几步,却不是迎接,而是挖苦。
“洛真人架子可真大,东坡先生等你半晌了······”
“你算哪根葱?滚一边去,再碎嘴小爷打得连你娘都不认识你······”
曹鹏张口就怼,柯湃枚黯然退去。
他清楚曹鹏作风,能动手绝不废话,此时废话也是顾及到人多。
“洛大哥,那就是东坡先生。”
洛寒顺着赵颖指引,看到曾布旁边坐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身子骨有些弱,却有种超然于浊世的气势。
洛寒早就听说苏轼要来,他十分不解,一把岁数的人了,怎么也掺和进这种闹剧中。
不过他十分敬佩苏轼,前世他就是苏仙的小迷弟,对其诗词都是铭诸肺腑。
历史上的苏轼此时已死,他现在能活着也是洛寒突兀出现在这个世界,改变了一些事情的先后顺序,使得赵佶提前召他进京。
洛寒入座,主持人宣布诗词大会开始。
宋时正是诗词鼎盛之时,诗词能流芳百世,文人极为看重。
经王安石变法,宋朝进士科废除了诗赋,专以经义取士,故而宋朝科举出现重经义而轻诗赋的局面,但科场外的诗词创作却热度不减,仍受文人热捧。
科举经义文做得好,谋个一官半职,出身固然好了,但这一辈子过后,后世有几人记得你?
诗词却能传世。
从古至今,哪个读书人,不想名留千古?
其中奉旨作词柳三变最具代表性,他离世近五十载,可他的诗词却传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