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内有一处宝地,略加修整,就能保证官家子嗣繁茂,自此皇家人丁兴旺,不再有传位的后顾之忧······”
额?
赵佶眼睛瞪得更大。
刘混康这话如同揭赵家的短,偏偏这又是事实,几代皇帝不想提及,又不得不重视。
民间议论赵匡胤得位不正,欺负孤儿寡母,再加上赵二得位更不正,受到天道责罚,才使赵家人生儿子费劲。
仿佛赵光义的子孙真被诅咒了一样,赵氏几代皇帝都被这事困扰。
皇帝要么生不出儿子,要么生下易夭折。
就算皇帝在后宫加班加点,把腰子都折腾残了,也改变不了这种现状。
宋仁宗就是因为生不出儿子,便想到赎罪的办法,带着柴家后人去祭祀柴世宗柴荣,结果发现柴荣一脉已断子绝孙,都是莫名其妙死亡。
结果仁宗无子,只能过继宗室子弟继承大统。
市井传言赵氏绝人之世,灭人之祀,自然会受到反噬。
真宗、仁宗、哲宗都在儿子问题上栽了大跟头,影响了国计民生,有活生生的前车之鉴,赵佶自然上心。
赵佶没有生气,微笑道:“华阳先生且细细道来······”
他是端王时就信奉刘混康,后来洛寒横空出世,刘混康便在他心中边缘化。
尤其前阵子刘混康惨败于洛寒,他更是弃之如敝屣。
倘若今日刘混康说其他事,他决计不予理睬,但这事却让他心动了。
他就是从哥哥手里得到的皇位,自然不想把皇位再传给弟弟。
“官家,汴京城东北角有一土山曰明月,若是此处垫高,建造气势磅礴的艮岳,当有多男之祥······”
刘混康从没想过这次来汴京,居然赔了夫人又折兵。
林灵素成为洛寒徒弟,相当于洛寒啪啪扇道门耳光,谁知耳光又落在他脸上。
他师弟玄尘子被林灵素拐走,还顺带把几个优秀弟子也带走。
这让他十分恼火,发誓要与洛寒不死不休。
于是他和曾布一合计,用故弄玄虚来重受圣眷,同时也有贬低洛寒的打算。
若是皇帝因此多子,这便是他的功劳。
投桃报李,皇帝自然会信任他。
若是赵佶仍子嗣凋零,就把罪名推到洛寒身上。
是他住在明月山上,破坏风水,玷污宝地。
影响到皇帝子嗣,赵佶自然会不待见,洛寒被边缘化只是迟早的事。
“明月山?”
赵佶一怔,随即面露愠色道,“华阳先生在拿朕开涮?”
洛寒与刘混康势如水火,汴京已是妇孺皆知。
刘混康如是说,赵佶自然想到打击报复,心中无名业火直冒。
“官家明鉴,贫道是为大宋江山社稷着想,并非和洛真人置气······”
刘混康早想好说辞,瞬间做出委屈状,推心置腹道,“退一万步讲,贫道以此为借口把洛真人赶出明月山,对贫道有什么好处?事成顶多恶心他一顿,事败贫道却有欺君之罪,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贫道万万不会做······”
见赵佶陷入沉思,刘混康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