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女孩点了点头。
葛太尉见如此,便笑了笑,让圆圆和这小女孩离开了葛府。
却说,艾易生离开东京,往西北前进,一路上少不得忍饥挨饿,受冻挨寒。
当时,前线军情紧急,各路人马都不敢耽搁,然后,当时宋朝是募兵制度,需要招募士兵,但都大多数人都愿从军,于是,各地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募兵任务,到处抓丁。
为此,宋代大诗人梅尧臣便写了一首《汝坟贫女》,来反应当时的情况,其诗曰: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在去西北的路上,很多人都情绪低落,艾易生心中也感到无限的压抑。
走在路上,见路旁有一百具尸体,艾易生既感到可怜心痛,又疑惑发生了什么事情,问了负责埋尸体的里正,才知道这是前面的队伍在寒冷的天气赶路,又不巧碰到了下雨天,很多人被淋,又受了寒,再加上路上赶的急忙,所以,很多人都染了风寒,死在了路上。
这一路的军士听了这话,更加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艾易生在心里想:“怪不得圆圆小娘子不想让我去这西北前线,原来不但沙场危险,就是这赶路的行程也是危机重重。”
但一想到圆圆还在家里面等待着自己,所以,便内心中充满了一种力量,一定要坚持活下去,不能死在疆场,更不能死在这路途中。
终于,紧赶慢赶,达到了延州城,见延州城戒备森严,就知道了现在的形式还很严峻,西夏的兵马随时都有可能杀到城下。
话说有一日,艾易生在那新兵营中训练刚结束,正在营中走时,只见背后一人骂道:“哪里来的贼配军,见了老爷,还不下拜,难道让老爷给你下拜不成。”
艾易生初来乍到,不敢放肆,便装过身去,赶紧给那个拜道:“小人初来乍到,还有很多规矩不明白,无意中麻烦了相公,还请相公宽恕小人的罪过。”
这人听了艾易生的话儿,大笑了起来,说道:“这不是艾易生哥哥吗?哥哥,是兄弟我。”
艾易生见这人身材甚高,面容却很消瘦帅气,穿着虞侯的服装,虽然有几分眼熟,但就是想不起在那里见过。
这人问道:“艾易生哥哥,果真不认识弟弟了?”
艾易生实在想不起了,便说道:“长官相公,不要开小人的玩笑,小人是什么身份,那里配得上长官相公。如果小人那里冒犯了长官相公,还请长官相公看在小人一腔热血,报效国家的份上,饶恕小人这一份。”
一边说着,一边便给那个递过去五两银子。
这人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