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越很奇怪,因为这就是南方很典型的“猪—沼—果”模式,自己也没有利用重生者的信息差来教导他们,因为这是千禧年农业部就指定出来的规范。
看他们懵逼的样子就只有一种可能,这里的相关部门工作做得不到位,这么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为什么不推广出去呢?
江越的专业性让钟年满感到佩服,他现在也是充满了信心。
“怎么样?这里的情况你也大致看了,还满意不?”
“满意满意,我太满意了,你刚刚那些话,让我觉得你就不像是咱们师范大学的,倒像是专业养猪的,哦,农业大学更适合你。”
钟年满是师范大学前几届的毕业生,之前学的是小语种,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家畜养殖。
他一毕了业就待在0号土猪工作了,直到后来辞职回家,发现0号土猪在广城这么火爆,所以就按着他们那一套硬来,结果资金也不是很足够,就搞出了一套四不像,并且连这么简单的“猪——沼——果”模式都不知道。
“哎,你也别这么说,我这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这些都是书里的经验。”
江越可不敢贪功,这套模式其实上个世纪就有了,是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创造的,只是他们不会用很准确的语言表达。
所以农业部的人在下乡发现这种模式的可行性之后,才将这套模式给写了出来,进行全国推广。
只不过广城这边的推广力度也太差了,此地明明就是很适合发展良好生态型农业的地方。
当然,这也告诉了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别看不起农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农户,有的甚至比端坐在办公室里的专家教授还要厉害得多。
也是正应了伟人的那句话,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不过,江越的农业知识当然不是通过什么看书得来的,所谓实践才能出真知,以他的发展路线来看,压根就不会跟农业沾上边,当然不会浪费时间读这些对自己的事业没有帮助的资料。
说起来,对于这套理论的研究还是上一辈子,那时候自己得了重病,医院其实已经束手无策了,后来江越就以养身体的目的回到了老家,其实更多的是再看看家里那个还健在的小老头。
说起来挺惭愧的,在自己最后的那段时光里,其实更多的是小老头照顾自己,他一直觉得是江越吃多了外卖才会染病的,所以就自己种菜,还有养一些鸡鸭还有猪什么的,就是为了让江越吃得健康一点,让他的病早点好起来。
后来江越看到他这么累,也开始自己去攻读一些农业书籍,那时候才认识到了很多的农业知识。
不过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江越还记得自己走的那个早上,小老头在前一夜还说要等自己娶老婆跟抱曾孙子呢。
看来找个机会得打个电话给小老头叙叙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