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赶紧定了下神,不行,既然来拜神灵,怎么能有如此淫秽之想呢?他收回心中的杂念,虔诚地跪到土地爷的塑像前,心中默默地祈祷道:“万能的土地爷啊,我常惠今日穿越到了西汉,却身无分文,连供品都拿不出来,只好献上这份虔诚的心灵。请您老人家一定要保佑保佑我,等我发了大财,一定给你重塑雕像,纯金的我不敢保证,但踱金的一定会有的。”
许完心愿,又看了一下旁边的那座瘟老爷雕像,刚想过去也拜上几拜,但一想起听奶奶说,请神只能请一尊的规矩,便又打消了这一个念头。
他从地上站起身来,看了看社庙的墙壁上,画的都是日神、月神、风神、雨神、山神等图案。其中的月神上居然画有嫦娥在广寒宫中,旁边还有玉兔与桂花树,看来嫦娥奔月的传说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这个时候的道教还没有兴起,虽然也有道士法师,但信奉的都是些长生不老的神仙,此时的太上老君还没有出生。
案桌上摆的供品里有一种饵饼,跟现代社会的粑粑很象。饵饼是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
儿时的时候,还在姥姥家看到过舂粑粑的。一般是在春节前,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砖状,这就是饵块了。然后用木模压制成饼状的,木模上有喜字、寿字、福字、鱼、喜鹊之类的图案,压制出的粑粑也就有各种花样了。
这西汉的供品居然也跟二千多年后的粑粑差不多的,只是图案没有那么丰富罢了,压制出的都是鱼形的。
常惠参观完毕,便开始下山。远远的看着刚才的美女一行人就在前面,不自觉地跟了上去。
那美人到了山脚下,停了下来,开始发放祭祀过的供品。饥饿的人群一下了围了上来。
“喂,都给我滚开些,不要抢。”那美人的哥哥一头说着一边冲上来,扬起手中的鞭子就朝流浪的灾民们头上打去。这人说打就打,实在暴戾之极。灾民们四处躲避,生怕被这人的鞭子抽到了身上,有两个手脚慢一点了,就挨了一鞭子,发出哎哟的叫声。
常惠有些看不过,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怎么能不把人当人看呢!刚想去制止他,但理智还是让他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冲动是魔鬼,老师说过的。自己初来乍到,就想替人强出头,这一副有点略显纤细的身板还真的不是那人的对手,恐怕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
那美人已开始发饵饼了,一脸的笑容,显得十分的开心跟快乐,让常惠不禁想起了,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给永远比拿快乐!
那美人发了一圈,来到了常惠的身边,先是看了他一眼,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居然也给他发了一块。大概是也把他当成是流浪者了吧。更加好笑的是,常惠不知道是没有反应过来还是怎么的,他居然接了。
少女咯咯一笑,头也不回地坐上旁边的牛车走了,剩下常惠的思绪在风中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