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估计也是走了很长的路了,其中的一个老大看到在大道边上的草地里有许多茂盛的草,便招呼骆驼们吃起草料来。
常惠除了以前在动物园外,还是第一次在野外看到这些“沙漠里的船”,它们吃草咀嚼的样子有些丑,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这些异域来客,操着自己的家乡语言,旁若无人地聊了起来,口音竟然与英语有些相象。
这些人,来大汉境内,应该也是做生意的,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做茶叶生意的还是丝绸生意的。要是他们是来买丝绸的,那就太好了!
常惠便决定走上前去问个究竟。
常惠的这一动作马上引起了他们的警觉,有一个胡人,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你想干什么?”
常惠连忙答道:“你们是想买丝绸的吗?silk?”
为首的一个人听懂了,连忙连比带划道:“yes!yes!”
常惠一听,很是高兴,继续与他们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来自西域的龟兹国,是准备去齐地进丝绸的。
真是得来全然不费功夫,常惠立即告诉他们,自己的作坊里也有跟齐地一样的丝绸可以出售。价格也不比齐地的贵多少,还可以让他们省去在路上折腾的三个月的时间。
那些龟兹国的商人将信将疑,常惠便告诉他们不信的话可以跟他走一趟,反正距离也不远的,如果看到货不满意,可以不付钱。
那些人便聚集在一起,商量了一下之后,便决定跟着常惠先去看看。
常惠便将他们领到桑记店铺的仓库里,那儿堆了不少从齐地进来的丝绸。
看到眼前一仓库的丝绸,龟兹国的商人这才有些相信了,他们的翻译操着生硬的汉语问道:“你们这些是什么价?”
常惠便拿起一个个样品道:“帛每匹四百五十钱,绢每匹五百钱,素每匹五百七十钱。”他在齐地进货的价格上每匹加了五十钱,算是运费。
这些龟兹国的商人应该不是第一次去齐地拿货的了,他们心里也对齐地的丝绸价格很是了解,虽然价格比去齐地拿货每匹贵了五十钱,但却可以省去一路的劳累颠簸,还能节省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于是,便爽快地成交了,开始点数、装运。
一百多匹骆驼,竟然也拿走了将近一万匹的丝绸,给桑记换来了差不多四百万钱的收入,也让桑记的作坊运作没有了后顾之忧。
钱货两清之后,常惠又热情地送了他们一程,并告诉他们自己的新作坊马上就要开业了,欢迎他们下回带西域的朋友一起过来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