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来抬石头的刑徒们发现一块条石底下居然压着一个人!他们移开条石,发现那个人正是大家正在寻找的王守一!
常惠赶到案发现场的时候,看到整个现场惨不忍暏。在几吨重的条石压力之下,王守一的上半身差不多都扁了。地上满是脑浆与血液的混合体,在夜晚的低温下冻成了一滩血冰。戍卒与刑徒们摇摇头,议论纷纷。
这一切看上去只是一场意外的事故,当时王守一正经过这儿,从山上忽然滚下了块石头,他避让不及,被砸中身亡。第一时间赶来的书佐开始写现场调查、勘验的“爱书”。
“爰书”,是古代一种正规,严肃的法律证明文书。战国时期由秦国初次引入司法审判制度中,是整个司法审判过程中的笔录。包括当事人的姓名、身份、机关、案发现场勘验、调查过程、庭审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司法机关做出判决等等。整个过程都要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汉朝。
郑吉凑上去看了一眼书佐写的记载,上面写的结论是王守一被忽然滚落的条石砸中而死,连忙惊呼:“这不可能是被砸死的!”
“你是谁?怎么敢胡乱评说我的笔录?”那书佐不满地责问道。
常惠一看郑吉说漏了嘴,连忙制止道:“对不起,大人。他不懂事,乱说的。”
那书佐听了常惠的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以教训的口吻对郑吉道:“知道吗?不懂就闭上嘴,不要随便乱说!”
书佐在做完记录之后,便命人在山脚下找了一处地,挖了一个坑,连席子都没有,就这样草草地把王守一给埋了,连个树碑也没有留下。
常惠带领全燧的人在他的墓前鞠了一躬,算是对这位同袍的怀念。大家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默哀完后,大家怀着一种沉痛的心情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
郑吉看看常惠身边没有其它的人,这才问道:“燧长,你刚才为什么要阻止我?如果王守一没有告诉我有关他要举报的事,或许我会相信。但现在你我都明白了,你就看不出来他是被人害的吗?”
常惠道:“我知道。这一件事非常的不合常理。首先,我们都下班了,他为什么一个人在下班后还独自来现场?这肯定是有人设了一个圈套,让他来的。其次,他被巨石砸中身亡,一点也不合乎常识。你看我们从山上下来的条石,都是滑下来的,又有哪一块是滚下来的?就算是他碰巧经过这儿,又恰巧与巨石相遇,来不及躲避,应该是先砸中脚才对,哪会只是上半身被石头压着?所以,很明显,这一切都是伪造的现场,只不过伪造的人手段不高明。王守一的死,是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所以才有此遭遇。如果你我冒然行动,我想,他的遭遇有可能就是你我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