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百步远,折合起来怕是有500-600米远的,就是现代枪枝弹药的杀伤距离了。常惠没想到宋朝的弩箭都发展到这一地步的了,点了点头,问道:“你能做出来吗?”
杨一笑摸了下脑袋,道:“那个‘八牛弩’太大了,很笨重的,行军打仗,用两张弓的床子弩就行了。那尺寸比这弩车稍微大一些,在车后方多了一架绞车。上面装有两张弓,分别置于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后部,两张弓相对安置,发射时,先用一条两端带钩的粗大绳索,一端钩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绞车的轴,然后用五、七个或十余个士兵合力绞动绞车,把弩弦张开,扣在机牙上,这时就可以将钩子从弩弦上拿下来。专管装箭的弩手安好弩箭,并瞄准目标。放射时,用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动扳机的,要由专管发射的弩手高举起一柄大锤,以全身力气锤击板机,于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啸着飞向敌方。那些箭也比这种箭粗大,箭镞是扁凿形的。用几张弓合力发箭,其威力要远远超过这种弩车。”
在他的详细讲解下,常惠算是基本上弄明白了宋朝的床弩是怎么一回事了。床弩的威力比弩车大得多,盾牌手是防不住的,射中之后,基本上非死即伤的。只是现在时间来不及,不然还真的可以让工匠们弄几架出来,试试它的效果。
今天是个大晴天,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火力直照射着太原郡的校场。
常惠他们发现,他们这支队伍,还算是军容比较整齐的,毕竟大都是戍卒出身。其余的部队,秩序都十分散漫,象一团乱麻似的。士兵们也许是经过几天的连续行军,一个个没精打采的样子……还有的人,更是互相聊起了天,攀谈着家里家外的情况……
装备都分发完毕,已经有人在按名单点卯了。
李飞也回来了,吩咐各屯长点卯,清点人数。常惠让士兵们站成了五行,一行二十人,整整一百人,很好数的。
随着一声刺耳的金鸣声,校场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不过,场面还是有些乱。有好些都是从刑徒里直接选拔出来的,也从没接受过队列训练,不乱才怪呢!
常惠看在眼里,有些疑惑,就这样一群乌合之众,还能拉出去打胜仗?
“咚!咚!咚!”木椎击打在鼓上,发出了急促的声响。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校场门口。那里已经金、鼓俱备,一千铁骑手持长戟,身穿铁甲、骑着战马威风凛凛地站成一个整齐的方阵,为首的昂首挺胸,气宇非凡。不愧是大汉的精锐部队。
李飞悄悄地对常惠道:“看到了吗?他就是李陵骑都尉。”
这是常惠第一次见李陵时的模样,心底里对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