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往西走了二天,便来到了玉门关。这个关卡并不大,只能算得上一个小驿站。在关楼的顶端还镶着一块夜光墨绿玉,专供过往的商人指路的。
听当地守卫的戍卒讲,以前这个驿站都不叫玉门关,而是叫马迷途。因为这个地方的地形十分复杂。每当运玉石的马队晚上走到这里,经常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年老马匹也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次,一支专门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商队进入“马迷途”时迷了路。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有只大雁飞了过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关卡镶玉,能出迷途。”
商队里有个小伙子能听懂鸟语,于是把大雁的意思转告领队的老板。老板情急之下答应了。大雁就在天空中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可老板在商队到达关卡后,又舍不得那一块夜光墨绿玉了,就没有把它镶在关卡上。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关卡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
小伙子听罢急忙又转告老板,老板只好跪下向大雁发下毒誓,出去后一定镶玉,绝不食言。大雁听后,这才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到达关卡后,商队的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以后,有了夜光墨绿玉作为路标,过往商队再也不迷路了。于是,“马迷途”从此就改名为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再往前走二天就是盐泽了,不再属于大汉的领土了。大家正在歇息的时候,八百里快递送来了朝廷的旨意。
李广利接了旨意一看,大喜。皇上果然批准了他们的方案,并下令让李陵留下五百骑兵在玉门关驻守接应他们,其它人员继续西征。
接到命令的李陵一下子就懵了,明白是自己的直言惹怒了李广利他们,他们在皇上面前给自己穿了小鞋,剥夺了自己西征的机会。
李飞与常惠听到消息后,赶紧过来问个明白。“骑都尉,皇上怎么单独让你留下来驻守玉门关?”
李陵苦笑着道:“皇上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你们就不要瞎猜了。弟兄们,你们路上小心些,多保重。”
常惠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建议,他们的上司李陵竟然失去了这一次西征的机会。这支队伍的最高层,已经自大得听不进任何的建言,这一次的西征,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凶险万分了。
他也恋恋不舍地跟李陵告辞,“骑都尉,保重!”然后与李飞跟上了西征的队伍。
李陵站在玉门关的关楼上,目送着这一支西征的队伍一步一步地离去。夕阳如血,慢慢地吞没了这一支西征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