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大溃败、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姑墨国的王宫。
姑墨国国君大吃一惊,把手下大臣全部召集过来商量。
“你不是说汉军不堪一击的吗?现在边城已经失陷,损失二千多人连同大批物资。你说,怎么会这样?”姑墨国国君责问主战的将军道。
“汉军狡诈,我们低估了他们……”那主战的将军吱吱唔唔地道。
“我早就说过,不要去招惹汉军。姑师国有六十多万人,尚且不是汉军的对手,被肢解成了八个小国,难道我们姑墨国还要比姑师国厉害?”姑墨国译长道。
“现在我们已经跟汉军撕破脸了,说这些风凉话还有什么用呢?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商量一下对策。”姑墨国国君道。
“我就不明白了。同样是这支部队,怎么就被渠梨国打得损失惨重,到了我们这儿,却又一个个骁勇无比?”一个大臣道。
“听说汉军出征的时候,都没有带多少补给,走到渠梨国时,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才被渠梨国的人捡了个漏。他们在乌孙国得到补给之后,恢复了元气,自然就不好惹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汉军会不会一生气,就掉头来攻打我们王宫?”姑墨国国君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
“不排除这种可能。所以,我们还是早做防患为好。”
“汉军果若来攻打,我们又该如何抵挡?”姑墨国国君问道。
“王上,我看汉军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我国境内去讨伐大宛,我们不是他的主要目标。只要我们把道路让出来,不去攻打他们,想必他们也就不会节外生枝找我们的麻烦。”姑墨国译长道。
“我觉得这样可行。除了把汉军沿途要经过的关卡的守兵全部撤下来,加强各条通往都城的要道的防守外,我们还应赶紧从调整兵力部署,在都城外建立两道防线。再一个就是要派人紧盯汉军的动向,及时掌握他们下一步行动的目标。”另外的一个大臣道。
“事不宜迟,你们赶紧下去办吧。”
李广利原本以为姑墨国吃了败仗,必然不甘心,一定会派兵前来复仇。因此命大军在城中好好休整,养足精力再战。没想到派出的探子回报,姑墨国的确开始了行动,不过不是前来复仇,而是把沿途通往温宿国的守兵都撤了,给汉军让出了一条过境的通道。
看来这一仗打下来,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姑墨国已经被汉军打怕了,主动让出道来了。真是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也好,既然姑墨国已经服软,就给他一个台阶下。李广利当即命令部队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