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仓和弩臂被加宽到约两厘米,并在箭仓内加上一纵向隔板将之分为两个仓,其下的箭槽也相应增加到了两条。每次推拉一下杠杆就可发射出两支弩箭。
“我试试看。”常惠端起连弩,瞄准一百步开外的一株大树便扣动了机关。两枝弩箭便嗖地一下射中了大树。
常惠不禁点了点头,“这连弩比起单弩来的一大好处是有了箭仓,打起仗来不用一枝一枝去装弩箭了,而且一次还可同时射出两枝,令被攻击的人防不胜防。改得不错。”
杨一笑得意地道:“这连弩虽然射程不是很远,但在开阔地阻止敌人进攻时,威力可不小。你从一数到十,我就可以把手中的这十支弩箭全部发射出去!要是有一百连发弩手同时发射,一下子就可向敌人的行列中发射一千支弩箭!而且啊,我把这弩箭也改了一下,做得又轻又细,穿透力很强大,在八十步内,普通的皮甲都能穿透。要是再在箭头蘸上毒,被射中的人非死即伤!”
杨一笑拿过连弩,做了一个示范,果然在十秒钟左右,他就把箭仓里的弩箭全部发射出去了!如果是普通的单弩,在十秒钟内,也就够装弩、瞄准、发射一次,而这种改造后的连弩,真的是以一当十!
常惠大喜。“你这项改进,一下子就让我们的武器前进了几百年,有了它,我们的步兵就再也不用害怕敌人的骑兵了!我要把它正式报给干小史(军械处长),将来在弓箭兵中加以推广。你呢,也将会得到朝廷的一大笔奖励的。”
“真的啊?”杨一笑也很高兴,他本来只是想向常惠证明他确实在宋朝的军队里参过军的,却没有想到凭借从宋朝军队看到的连弩构造居然还能在汉军里得到重赏。不过,他有些担心,李广利这一伙人,根本就不怎么关心士兵们的死活。这项技术若是落到他的手里,自己可能得不了几个钱。“现在还是不要报的好,待我们回国之后再说吧。”
“为什么?”常惠有些不解。
“我信不过李广利他们。我打算回去之后找骑都尉去!”杨一笑解释道。
“也好。那你先收起来吧。我还得去看看士兵们攻城都准备得怎么样了。”常惠也是不怎么喜欢李广利这个人的,在太原郡的时候就耳闻过他的种种不端。他是一个贪财之人,这项发明,又没有人颁发专利证书的,被他拿去了就算是有嘴也说不清的。
“军中的工匠们都在忙着造云梯,我们屯的人也到处补充消耗的箭枝。这竹子还好找,就是箭簇不好弄啊。找不到铁和铁匠,我们带来的箭也消耗不少了。虽然从圭城也补充了一些,但现在每张弓弩就只有三百枝箭。”
“那就得节约点用。不能无的放矢了!没有了箭矢,我们弓箭兵就没有了多大的价值。”
待攻城的器械建造完毕,汉军便结束了休整,开始朝三宝谷进军了。三宝谷坐落在两山之间,因山中盛产葡萄、胡麻、胡桃,便取名为三宝谷。
在两山的山脚之间,依山而建立了一座城池,有大宛国的精兵二千人驻守。谷中居民,听说汉军来攻打了,全部逃到郁成堡躲避兵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