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靠了一条双层客船,一个老船家倚在船舷边打瞌睡。两个船夫躺在船头,遮着草帽睡觉。岸边树荫下坐了七八个客人,不时左右张望,颇有些不耐烦。
端木铭心思量着从此处渡过汉水,走不多远应该就到武当山了,却不知船家要何时才开船。缓步走了过去,也找了棵大树坐下闭目养神。
不一会,有人喝骂道,“你们两个臭小子,下次再跟人打架,往后都待在庄子里不许再出来。”
端木铭心睁开眼睛,往岸边小道上看过去。只见一个中年汉子,提了根木棍,领着两个乡下少年朝渡口走来。
中年汉子身材结实,步伐却沉重,像是练外家功夫的,内功粗浅得很。两个少年,一个眉目清秀,腰杆笔挺,眼角一块淤青。一个相貌老实,低着头不敢看人。
清秀少年拉了拉老实少年,一起站住,大声说道:“师父,是我打架的。不关表哥的事。”
中年汉子转身走回去,说道:“你还有理了?他是你兄长,看你跟人打架,不该拦着你么?”
清秀少年冷哼一声,说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什么错的?”
中年汉子笑了出来,抬手在少年头上拍了一下,喝道:“就凭你练的这点功夫,还拔刀相助?真遇上了高手,一个照面你就躺下了。”
少年惊叹一下,看着中年汉子,问道:“真有这么厉害?师父,你不就是高手么?”
中年汉子瞪了他一眼,骂道:“小兔崽,不知天高地厚,你早晚要吃亏。”又扫了两人一眼,说道:“我告诉你们,枪棒功夫是沙场杀敌用的,不是让你们打架的。鞑靼人在北边虎视眈眈,你们好好练个十年,将来考个武举人杀敌报国,这才是正途。你们记住了么?”
老实少年连忙拉了拉清秀少年,拱手说道:“师父放心,我和师弟都记住了。”
清秀少年摇了摇头,说道:“我要做个大侠,像武当山上的仙长那样,行侠仗义除魔卫道。”
中年汉子又拍了他一下,叹道:“你这孩子,怎么总不让我省心。”摇了摇头,忽然又问道:“你为什么跟那王赖子打起来?”
清秀少年“嘿嘿”笑了笑,答道:“师父,他欺负小康子,还骂了武当山的仙长。”
中年汉子冷哼一声,喝道:“小康子人家知道跑,没挨着打。怎么就你挨打了?”愣了一下,又问道:“你可别乱说,他怎么骂武当仙长了?”
“他就骂了”,清秀少年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小康子在云和庄打杂的时候,跟着庄主上过武当山,在山脚看见过一块火焰般的石头,听武当仙长说那是镇妖伏魔的宝物。我正问小康子那宝物的事。王赖子硬插进来,说那石头是吸了血的,邪门得很,还说武当仙长装模做样什么的。小康子气不过骂了他几句,他就招呼人要打小康子。我总不能由着他欺负人,这才跟他们打了起来。”
“退魔石”,中年汉子愣了一下,说道:“这等武林圣物,他们也敢拿来胡说,活该吃点苦头。这架打了就打了,你以后长点记性。”
端木铭心也有些奇怪。武当山脚下的地痞流氓都敢污蔑退魔石,武当派却不闻不问,这几年可真是谨小慎微。
清秀少年问道:“师父,什么退魔石?”
中年汉子出神一阵,答道:“百余年前,正邪两道在武当山下大战。武当派拼死守住天下气运,这才有了后来的太平日子。那场大战杀得血流成河,把武当山下的卸剑石都染红了。自此以后,邪魔外道再也不敢靠近那块石头一步。武林上下,便尊它为退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