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张桂花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三句两句就来一句天杀的,完咯完咯的咒骂哭嚎,严重影响表述的效率。
即便张虎过去习惯了听大姨大婶的说话方式,可要理清来龙去脉,也颇费一番功夫,少不得耗损脑细胞。
直到家,张虎边听边问,总算明白了事情始末,以及张桂花的诉求。
受张虎做空粮价的启发,牛角村不少人萌生自个搞一搞的想法,毕竟这来钱快,一买一卖就能将手中的资产翻一倍。
张虎可以做空粮价发财,大伙就想到粮价已经见底,囤积粮食,等价格涨上去,便可以像张虎一样大捞一笔。
模仿张虎的人里,刘福搞得最大,亏损也最大。
刘福家底还算殷实,因此在牛角村说得上话,有一定的号召力。
当初,他还怂恿过一批人,要拆张虎的台,只可惜没得逞。
后来,刘福自己立山头,企图囤积一批粮食,待价高卖出。
他靠着号召力,在牛角村募集了一些粮食,但数量并不多。
粮食买卖得有足够大的量,才能从中抽取更多的油水,光靠自己亲戚邻里借的远远不够。
刘福便想到张虎引诱半坡张家的招数,跑到邻村去,以利息为诱饵,借取粮食。
年景好,农奴家里多少有些陈粮储存着,这些粮食放着闲置,既然有人愿意出利息借走,而且利息还不少,何乐而不为。
刘福靠着承诺高息的诱饵,借到周边邻村很多粮食,甚至有些人上赶着要借给他。
一共借到三千多石粮食。
计划进展很顺利,刘福完全按照张虎走过的路,走了一遍。
可惜,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刘福从借回粮食起,粮价就没怎么波动过,坚如磐石。
半年时间过去,刘福一次出货的机会都没有,全砸在手里。
货脱不了手,就没有现银,可利息一直在涨,一升一降里越亏越大。
最终,邻村的人提着锄头追过来讨债,将刘福家搬了个空,可这些远远抵不了利滚利叠起来的债务。
张桂花也借粮食给刘福,邻村的人将刘福仓库里的货全拿走,她不仅没挣到钱,还亏了老本。
她可将大部分的家产投进去了,怎能不着急,这些要伺候好些年的庄稼,才能补回来,心如刀绞般难受。
张桂花也不想着挣钱了,只要能拿回本钱就行。
她找里长张平讨要公道,但白纸黑字的契约明摆着,不可能去邻村要,而刘福已经破产,这事办不了。
找了很多人,都没有用,张桂花就想到了张虎,这娃年纪虽小,但脑瓜子活络,办事比里长爷爷还要漂亮。
张虎了解整个经过之后,忍不住说几句:“桂花婶,投资,那是有风险的,一定要看准人。”
“赌粮价涨跌,可不简单,不是谁都能干的,这里边学问可大了。”
“以后,千万要小心,不清楚的事别参与,不靠谱的人别跟着。”
“明白没?”
张桂花肠子都悔青了,现在真想撕了刘福,手里没武功还瞎卖弄,害了自己不说,一大群人跟着倒霉。
她点头如捣蒜,回道:“明白了,虎子,以后婶就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