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是有点儿累,但是很值得。因为我们现在的许多金融现象也好,货币战争也好,股市起伏也好,都与我们现在的货币不再具有实实在在的商品属性有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现在的货币都是实实在在的商品,那么货币战争就不会发生,美国人想剪全世界的羊毛也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中美贸易战也根本不会发生。
前面已经说过,最早的钱,其实不是钱,而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比如鸡蛋。
但是鸡蛋充当钱的功能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比方说它不太好携带,你身上揣40个鸡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变成鸡蛋汤,还会弄脏你的衣服。如果你晚上出去吃饭,为了付账,你身上带了一千个鸡蛋,你想象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另外它也不太好分割,假设十根针可以值一个鸡蛋,可是我只想买一根针,我手上有一个鸡蛋,我怎样把一个鸡蛋分割成十份儿呢?然后拿出来一份儿跟你换一根针呢?另外它也不好存放,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里就会拥有千千万万个鸡蛋,那放在哪间屋子里呢?怎样堆放呢?另外它也不利于保管。如果我爷爷一辈子挣了一亿个鸡蛋,保存到我这里的时候。鸡蛋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反而会发霉发臭,成为我家里的一种负担。
这些问题就成为鸡蛋这一类的东西当做货币所存在的缺点。
虽然说鸡蛋这个例子举的有点极端,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的2000多个曾经担当过通货职责的商品当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人类非常聪明,人类最终抛弃了这2000多种商品,选中了一种商品作为通货。而且正如文章所说,无论哪个地区,无论什么文明,无论何种宗教,大家在没有开会商量,没有互相学习的情况下,竟然都做出了非常相同的选择。这也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吧。
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最终都选择了把金银当做通货。
是的,是金银,黄金和白银。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会从一大堆东西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东西。
然后遗忘那些曾经出现过,贡献过的东西,最终我们看到的,都是大浪淘沙后剩下来的。
不仅钱,很多人,很多事,甚至是所有人,所有事,都是如此。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不是所有都能解释,但有其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