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原来远未清静。
所有人都有可能觊觎帝位,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异姓王。异姓王有独立的封国、独立的经济来源,不用拿薪水,当然也就不用听皇帝的话。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就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现在诸王又拿荚钱忽悠刘邦。
一定要消灭异姓王!
皇权之下没有任何竞争,也绝不允许有人挑战皇权,所有的规则只有一条:服从。
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可能是经济掠夺,也可能是肉体征服。
既然经济手段不能让你交出财富,那就从肉体上消灭你!
战争永远是经济斗争的继续,韩信的命运把这个法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楚汉争霸之时,谋士蒯通向韩信献计:“以您的贤能和手中的兵力,又拥有燕、齐两国的土地,而楚汉争霸消耗了刘邦、项羽各自的实力,您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您要知道,天予弗取,反受其纠。”
然而,韩信没有造反。果然,反受其纠。
在刘邦的默许下,韩信在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被吕雉(汉皇后)和萧何(汉丞相)谋杀。汉室史官为我们留下了审讯蒯通的记录,对蒯通劝韩信造反的建议,韩的回答却是—“大丈夫怎么能因利益而放弃信义!”
韩信死后,刘邦又击杀了英布、彭越等异姓王,到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除长沙王吴臣外,异姓王被全部消灭。
刘邦,这个出身流氓的皇帝,终于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梦想。
既然消灭了异姓王,正常思维应该是仿效秦始皇强化郡县制,但是这位平民皇帝选择了一条谁也想不到的道路,他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王,并与诸王约定,此后非我子孙称王,天下人都可以杀了他。刘邦亲眼目睹了秦帝国的分崩离析,危急时刻无人愿意支撑起破败的帝国。毕竟,官僚靠薪水吃饭,就算贪污的本事很大,也没有理由维护别人的一姓天下。
如果没有血浓于水的同姓诸侯王,汉帝国将来同样无法应对真正的危机。事实证明,分封刘氏诸王是对的,如果没有刘邦留下来的同姓诸侯,恐怕汉朝早就得跟着皇后吕雉姓“吕”了。
无论对与不对,一切都与刘邦无缘了。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平定南诏国叛乱的过程中死去,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自己的皇后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