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牵线搭桥,老骥伏枥
徐一飞眼光深邃,看了一眼江宸,微微皱起了眉头。
徽商胡却对江宸很有好感,他现在和江宸拉近距离、大有知己之感,转头对他说道:
“兄弟,除了报社报道,我也找人打听过你的情况,不仅对你的爱心、慈善心佩服的五体投地,就是对你人生崛起的经历,哥哥也是欣赏的很。
坦白说,你这经历,很有点我们徽商的味道,我见你还是单身,怎么样?
哥哥给你介绍介绍,成为徽商女婿,加入到我们徽商大家庭里来。”
见江宸含蓄微笑,胡建林有些生气。
“怎么,兄弟你这是看不起我们徽商呀,我们徽商这里,和你有同样经历的人很多,你一年时间,
从一无所有只能卖农副产品,积累资本后利用信息差倒腾产品去诸暨,逐渐起家,后面的事情报纸上都有报道。”
江宸笑着点了点头,胡建林叹息了一声。
“太慢!太慢了!”
“太慢?”江宸很是不解,心里暗暗感叹,我这节奏可以说是踩的很精准了,加上自己魄力,一番大干快上才有这番规模,怎么能说太慢呢?
胡建林见他疑惑,哈哈笑着。
“老弟,哥哥把你当做兄弟,哥俩才不云山雾绕的,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哥哥比你年长几岁,见识也略多一些。最近声名鹊起的王首义,
和你做的产品几乎一样的。”
江宸眼前一亮,忙点头道:
“胡大哥认识王首义?他的十二香做的很正宗呀,那玩意是厨房神器,现在大家做菜口味寡淡的很,尤其百姓人家,
菜品单一、种类稀少,却想要丰富的口感,味蕾要绽放、味道要鲜美、
胃口要大开,每天都是白菜豆腐、青椒土豆,如何还能保证口感,这王首义所做的十二香那才真是一绝。
他这十二香听说还是他家祖传产品,明朝时候他家祖上做官,后来辞官归隐经营兴隆堂的药材铺,这药材铺又搭配着售卖各种香料,
]一直到乾隆年间他们祖辈机缘巧合之下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厨房调味神器,
这就是早期的十二香,因为味道浓郁、口感层次丰富,甚至成为御膳的专门佐料。
就这么一直传到了王首义的手上,可惜他半生都没能把这祖辈财富发扬光大。”
胡建林拍着手大笑。
“没错,没错,老弟你眼光独到,见闻如此广博,眼光厉害呀,这王首义也算一个人物,不是他不想把生意做大,再现他们先辈的辉煌,
生意做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老弟你是了解他的,他产品没得说,
可很多百姓不了解,这推广扩大生产打开销路才是最难的。
他也算一个人物了,去年才开始大刀阔斧的生产,他最开始起步做生意的候仅仅投入100元,
如今现在规模,少说也有30万元的资产,他上次找了我们徽州商会,我们徽州人口可是最多的,
想要打进徽州地盘,恳请我们帮扶,他现在是生产、销售、规模都出现了瓶颈,一直没办法打开,
我们也不敢投呀,这十二香,如今一毛钱一包,做到了30万元的规模,哪里还有增长空间,
有这钱,我们什么企业搞不出来,不过,老弟你该向王首义学学,他不到两年时间,固定资产规模就达到了30万元,现在恐怕又增长了不少。
而且,他都54岁了,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既然哥哥认了你这弟弟,你这未来,更该奋力前行。”
江宸心里一阵大喜,给胡建林杯子里续了点水,真诚说道:
“这样看来,王首义跟我这辣条,还有很多交叉的地方,胡哥你牵根线,
他想要扩产增资,我想一起合作。”
胡建林一口茶水差点噎住,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