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好听的话,谁不会说?
但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真的了解当事人内心的苦闷吗?
“瑛嬷嬷,这种话,以后别说了!”
云懿望了寿嬷嬷一眼,“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其实很短。所以,很多时候,真的没有必要委屈自己!”
“谁对我好,我对谁好!”
“谁要是对我不好,又凭什么让我继续对她好?”
“身份、地位,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其实真的算不得什么。”
云懿不是纯正的清人,她穿越而来,带着记忆,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慢慢长大,她了解这个时代,也融入了这个时代。
只是,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她没有选择按照这个时代的逆来顺受之法而行。
太后又如何?
常年居于慈宁宫,平日里接触到的,要么是康熙,要么是康熙后宫的妃嫔们。嗯,逢年过节的时候,她的一帮孙子、孙女也会冒出来一下下。
出了这些,太后在这宫里的地位,就像是一个吉祥物。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明白这吉祥物是个什么意思。就算是对西学十分认可的康熙,对这几百年后的词汇,也是不了解的。
瑛嬷嬷闻听云懿的这一番言语,表情微微一变。
在她看来,云懿说出来的这一番话,实在是有些离经叛道。作为宜妃送到云懿身边照应的人,她必须得尽忠职守。
“福晋,您错了!”
瑛嬷嬷态度坚定地望向云懿,“那是太后!”
千般不是,万般不对,但那是太后。
就像是康熙,他作为皇帝,就算是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下面的大臣也只能受着。为什么?因为那是皇帝。
太后,是这宫里,最为尊贵的女人。
这次的事情,她的确是偏帮了五福晋,但事实上呢,太后其实也没具体去做什么,她只是让寿嬷嬷来了一趟,说了些话,仅此而已。
云懿明白瑛嬷嬷的意思。
可,明白是一回事,心里接受不接受是另一回事。
“瑛嬷嬷,你说我错了,那么,你说说,我错在哪儿了?”
云懿笑了笑,“或许,你说的没错。那是太后,可是,我想说的是,那也只是太后!”
“……”
瑛嬷嬷闻听云懿如此说,是彻底没了言语。
作为公里的老人,她看事通透,看人也是很准。有些人,性子软和,没什么主见;而有些人,主意很正,轻易不会被人影响到自己的决定。
云懿,就是那种主意很正的人。
瑛嬷嬷无法说云懿说的不对,但她心里的确是不赞同云懿的做法。
在这大清,女人不容易,做皇家的儿媳妇,更不容易。
她被宜妃送来帮衬云懿,便明白,她以后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子,在她自己,也在云懿。所以,她要做的事情,便是进行辅助云懿。
此刻,云懿既然打定了主意,她不能让云懿改变主意,那就只能尽可能地帮云懿查漏补缺,一条道走到黑。
“瑛嬷嬷,其实,这事儿,真的没这么复杂!”
“太后在这件事情上的选择,的确是有失偏颇。正所谓,投桃报李。”
“你觉得,太后她老人家既然放了寿嬷嬷过来,难道就没考虑过寿嬷嬷过来后,我会又怎么样的反应吗?”
瑛嬷嬷默然,太后有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呢?
太后应该是考虑过的吧。
毕竟,太后可是太后,不是那刚入宫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
“福晋,您的意思是说,太后其实已经想到您会怎么做?”
“对啊,太后肯定想过的!”
“嗯,若是我猜的不错,太后一定跟你想的一样。觉得我就算是受了委屈,也只能受着,谁让她是太后呢?”
云懿明白太后为什么这么想,可惜,她没想惯着太后。
康熙的孝道,那是后世人都津津乐道的。
孝顺这东西,云懿自然也是认可的。
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反过来赡养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太后之于云懿,严格来讲,只是个名份上的关系。
太后,跟康熙并无任何的血缘关系。甚至于,太后也不曾抚养过康熙。康熙这娃儿说起来也是个倒霉催的,小时候因为出痘,养在宫外,好不容易等到顺治不行了,他继承皇位,结果亲妈很快又挂了。
之后,康熙干脆就被孝庄太后给养在身边,亲自教导。
这其中,太后或者有过表现,但云懿觉得,太后更多的时候,怕是都只是打个酱油。
康熙为什么敬着太后,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孝庄太后。
如今的太后,是孝庄太后的孙女辈。呃,这事儿说起来比较乱,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孝庄的亲侄女,但是顺治不喜欢,然后就被孝庄的侄女皇后给废了,孝庄努力啊努力,终于让她侄女的侄女做了皇后。
可惜,顺治依旧不喜欢。
这皇家的事情,就是这么的乱。
云懿晃了晃头,收回自己飘到十万八千里外的思绪。
太后自恃身份,她的确是有身份。
但云懿也不是任由人揉捏的。
太后既然不把她当回事,她也就没必要付出真心,大家维持个面子上的和睦便好。
或许,这也是太后内心想要的吧。
不然的话,那么精明的人,何至于做出这种不理智的事情?
“福晋,奴婢还是想劝劝您,至少,面子上,您不能有什么缺失!”
瑛嬷嬷想通透了一切,依旧是决定让云懿稍稍装装样子,毕竟,那是太后,这宫里最尊贵的女人。
云懿笑了笑,道:“这是当然的!”
对太后,礼数什么的,她是断然不会少了的,而且,只会更多。但多余的,只能说,您老人家还是指望您更偏疼的他塔喇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