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晏这货怎么也来了!”左纷纷只觉得晦气,若是在之前,她还想跟这个狗东西合作一把。
谁知道他还上来脾气了把她拉黑了,简直是气死人,左纷纷捏着塑料瓶子咔咔作响。
司马晏跟着父亲走在探方边上正在四处看,看着看着只觉得背后凉嗖嗖的,忽然鼻子一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都跟你说了身体还没好,不要到处走,这里灰尘满天的,怕你受不住!”司马文很是不赞同儿子在课余时间过来看,这里不安全因素太多了,要是再往坑里一栽,估计老婆就要他拿命来了。
司马晏摆手表示自己还行,他可不能表现出身体不好的样子,他费尽心思总算是求来了进来观看的机会,他得多搜集点资料,回去拿捏那个女人!
左纷纷远远看着,不想暴露自己,还好这个位置绝佳,自己视力也还行,正好能看见挖掘的大部分情况。
司马晏和父亲很快就走到了最开始露出来那个大坑的位置,那个坑也就是左纷纷和司马晏摔出来那个,不用怎么刨都看得见许多文物,现在已经开始下人开始刮面。
所谓的刮面就是有一个新的地层时,表面上就有很多浮土,而且坑坑洼洼根本看不出是什么遗迹。
不同时期的遗迹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不同遗迹的泥土的那些土质和泥土颜色,还有里面“夹带”的东西也不一样。
所以,刮面的作用就是帮助考古人员辨认遗迹。
刮面工作非常辛苦,因为探方的发掘是逐层下挖的,每次下挖10-30厘米左右的时候,考古人员就得举起一把小手铲,把每层都得刮掉一个探方的面积,如果那人运气不好,可能要重复刮面数十次。
等刮到终于能够分清遗迹界限的地层之后,就可以长舒一口气,用手铲或粉笔将不同的遗迹边界线画出来,根据边界线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来推断遗迹的类型是墓葬、房址还是灰坑(垃圾坑)等。
学校抓壮丁来帮忙搬砖石泥沙的同学们早先还精神十足,兴趣十足,喊着不放过一丝一毫增长见识的口号,搬砖搬得热火朝天。
他们搬砖的同时还能嬉笑打骂几句,随着越来越多的废弃材料堆出来,强大的工作量让众人叫苦连天。
不少搬砖选手都开始蹲在原地摸鱼,看着考古队众人的操作,也有人不长眼要上去问两句,起先还有人能回两句。
随着地里面的东西越起越多,考古队员们的脸色也越来越严肃。
突然有人在探方坑里大喊:“你们看,这是什么!”
一时间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都望了过去。
左纷纷和司马晏也听见了,俩人齐齐伸脖子,结果位置不佳都没看见,倒是一转头看见了同样懵逼的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