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吗?”我有些不太相信。
“这次是宋家人被坑了,找了些不靠谱的抬棺匠,只希望他们老老实实的抬棺,中途不要出问题才好。”老魏皱着眉头说道。
我明白老魏心里的担忧,办白事规矩多,忌讳也多,遇到这样一群不靠谱的抬棺匠,的确很有可能出问题。
可宋老太太的出殡时间都已经快到了,也不可能让他们临时再去找其他人,至于出殡过程中会不会出事,就只能看运气了。
那些抬棺匠没有在院子里多做逗留,各自点上一根烟就跟着宋家人去了灵堂。
出殡之前要先把老太太的棺材绑好,一般用的都是麻绳或者青竹拧成的绳子。
不过宋家村没人栽种竹子,自然就只能用麻绳,至于抬棺需要用到的棍棒什么的,宋家人也都早就准备起了,就等这些抬棺匠自己去绑好。
我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八点五十,距离老太太出殡的时间仅有十分钟。
抬棺匠已经就位,那些举花圈放鞭炮撒买路钱的人宋家也都已经找齐,就等时间一到就可以起棺了。
那些膀大腰圆的抬棺匠虽然看起来不是什么好人,不过他们的动作倒是挺熟练的,很快就将老太太的棺材绑好,然后便凑在一起插科打诨。
“跟我来,有一会儿你就跟在我们中间就行了,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问老曹和老许。”老魏对我说道,然后便转身走进灵堂。
尽管有些不乐意,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跟了上去,老魏将老谢的那对铜钹递给我,随后便将我晾在了一边。
“小子,看样子老魏是真想收你做徒弟了,这么多年我还没见他对谁这么上心。”刚把铜钹拿在手上,老曹就在一旁打趣道。
“收我做徒弟,这不能吧,我这么笨哪里学得会。”我随口敷衍了一句。
要让我做做守灵人或者学点道术还行,真要我跟着老魏学习办丧事,那我还是有些没法接受。
办丧事需要八字命硬的人才可以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像我这种第一次守灵就撞鬼的人,哪里适合做这行。
老魏显然也听到了老曹的话,不过他并没有什么表示,开始在灵堂里念起了经文。
这一念就是好几分钟,一边念老曹和老徐还跟着敲锣打鼓,见状我也拿着手中的铜钹敲了敲。
虽然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但也勉强听得下去,反正是无关紧要的,一般人哪会在意这些东西。
随着老魏开始念经,院子里的人似乎也知道马上要替老太太出殡了,也开始将孝布顶在了头上。
按理来说,出殡的时候是不太适合有小孩子去参加的。
一来小孩子阳气不如大人,极容易招惹到不干净的东西,二来小孩子情绪悲喜无常,谁知道会不会在中途又哭又闹的。
出殡的时候嘻嘻哈哈大笑出声是对死者不尊重,而小孩子一般遇到开心的事情就会开怀大笑,哪里会顾忌那么多。
至于哭鼻子,就更加有问题了。
主家的孩子在出殡的时候哭泣倒没什么,要是其他人家的孩子在出殡的时候大哭,可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其他小孩在出殡的时候哭闹,一般会认为是在替自己家的人哭丧,搞不好自己家也会死人办白事。
宋家村的人显然也明白这些老规矩,故而基本没有其他人家的小孩头顶孝布出现在院子里,大都是一些宋家的小孩,而且都是一些年龄稍微大点的。
像那种两三岁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就连宋家人也不愿意带去,大都选择让其留在了家里面。
老魏口中不停,整整念了将近五分钟的经文,这才停了下来。
这时,有宋家人递来一只红冠大公鸡,还有一把菜刀。
原本老太太的棺盖上有一个瓷碗,里面放着五谷杂粮,最顶上还放了一些零零散散的钞票。
老魏在接过大公鸡以后,便将瓷碗上面的钱揣进了兜里,而后将大公鸡压在棺盖上,一刀就将其脑袋剁了下来。
鲜红的鸡血撒在了棺盖上,让人有些不敢直视。
与此同时,有人开始哭灵。
一共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是宋家请来专门哭丧的宋家村老人,只见她们用孝布捂着脸,一边哭一边在喊着什么。
不光她们在哭,一些宋家老太太的子女和后代也掩面哭了起来。
哭声此起彼伏,伴随着这些哭声,整个宋家都笼罩在了极度的悲伤之中。
“时间到,起棺,出殡。”老魏将那还没彻底死透的公鸡丢到一边,用力敲了一下铜锣,同时大喝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