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房间,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我又问道。
“你这不是废话吗,宋家就这一间瓦房,不是这里难道还去把楼房的楼顶敲个洞啊。再说楼房那么高,也没那么长的梯子够老魏爬上去的。”老徐再次说道。
我一听顿时无语,原来一切都是我想多了。
老魏之所以选择这里搭梯子,根本就不是因为这间房子曾居住过宋老太太,而是这间房子是宋家唯一的瓦房,而且是最矮的。
反正宋老太太的鬼魂都已经被小道姑打散,给宋老太太烧灵也不过就是走个过程,只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也就行了,其他的根本不重要。
宋老太太虽然死了,但宋家还有其他人还要住这座房子,不可能真的就因为这样把楼顶打个洞。
瓦片揭开了再重新盖上去也就没事,楼房的楼顶打个洞,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修好的。
将屋内屋外的竹梯连接在一起,老魏又再次将瓷碗端在了手中,同时毫不客气的将瓷碗里面放着的几百块钱揣进了兜里。
下一刻,老魏口中念诵着经文,抓起一把米撒向了空中。
一边撒着碗内的米,老魏一边念诵经文,还时不时说上几句好听的话。
接连撒了三把米,老魏再次顺着木梯走了下来,把手中的碗递给一名宋家人并说道:“这碗米不要动,一直摆在供桌上面,等烧完老太太的七七后埋在老太太坟前。”
那宋家人点了点头,立即端着瓷碗跑向灵堂,将那瓷碗放在了供桌上。
随后老魏再次把铜锣拿在了手中,口中大喝一声,敲响了铜锣。
在宋家要做的事情做完了,现在要去的自然是烧灵的地方。
除了留下两名宋家人守家以外,所有宋家人几乎都离开了宋家,一路上敲锣打鼓,还跟来不少喜欢看热闹的村里人。
要烧给宋老太太的纸扎物品早就已经放到了指定位置,这是离宋家几百米远的一处荒地。
为避免引起火灾,堆放纸扎四周的荒草早就已经清除干净,方圆两丈以内都没有任何杂草。
原本按照规矩,宋老太太的旧时穿过的衣物和鞋子什么的也都要在这个时候烧掉,不过因为宋老太太另立了一座衣冠冢,衣服什么的自然也就不必烧在这里了。
除此之外,出殡时候戴过的孝布也要在烧灵的时候烧掉。
来到烧灵的地方,自然又免不了一阵敲锣打鼓。
忙活了好一阵过后,在老魏的示意下,宋家人方才点燃了堆在一起的纸钱纸扎等物品,鞭炮声也在这时候骤然响起。
因为在纸扎下方铺了厚厚的柴草,这些纸扎很快就彻底被点燃。
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剧烈声响,大火冲天而起,瞬间把漆黑夜空点亮。
纸人,纸扎的灵房,还有各种纸扎的物品逐渐被烧成灰烬。
熊熊火焰窜起足足有一丈多高,根本没有人胆敢靠近火堆四周,即便隔了两丈远也仍旧觉得脸上滚烫不已,就好像是在被火烧一般的有些生疼。
有人拿着细长的杆子,在不断的撬动纸扎纸钱,使它们可以尽快烧完。
哭声再次响起,出殡前就曾经帮忙哭丧的宋家村人,此时又再次哭了起来,哭声和早上听到的倒并没有太大区别。
“老魏,差不都是时候了。”看了一眼火焰逐渐变小的火堆,老曹凑到老魏面前说道。
老魏嗯了一声,从老曹手中接过一样东西。
我看了一眼,原来是一只足足有半尺长的海螺,大到不可思议。
接过海螺,老魏深吸一口气,然后鼓起腮帮子用力的吹了吹。
海螺毕竟还是太大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肺活量想要将其吹响并不容易,老魏接连尝试了两次都不顺利,以失败告终。
不过老魏也并不气馁,很明显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依旧反复不断的尝试着。
终于,巨大的海螺被老魏吹响了。
呜……
呜……
呜……
低沉的声音从海螺之中传出,在这寂静的深夜向着远方而去。
老魏接连吹响海螺三次,才重新将其递给老曹,同时重重的吐了一口浊气。
海螺响,魂归去。
伴随着这三次海螺的低鸣声逐渐远去,宋老太太的葬礼也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