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钟澜见此情形,走到唐柄辅身前,将他微微抬起的宝刀放下,笑道:“柄辅不得无礼!公子有情有意,唐某佩服。若是我等真对公子动手,那才是恩怨不分。天色已晚,诸位还是早些歇息。请!”
他命唐家子弟撤回,让出道来。
文鹏谢过几人,护着子嫣姐姐赶往院中。
唐柄辅还是首次当众承认过错,对唐家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因而唐钟澜决意放过几人。
他知道唐柄辅心中不服,低声劝道:“那小兄弟为袒护救命恩人,可置身家性命于不顾,而你却要对恩公刀兵相向。传扬出去,江湖上,只会嘲笑我唐家忘恩负义。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唐柄辅回望几人身影,摇摇头,叹道:“罢了!侄儿年少无知,也曾为非作歹,作恶多端。若不经历那场生死劫,难得悔悟!若一错再错下去,下次可还会有恩公相助?”
唐语颜走到兄长跟前,笑道:“哥哥终于长大成人了!父亲大人再也不用担心哥哥闯祸了。叔父,我等还要再去天陌山吗?我看那位姑娘似有伤在身,恐怕那里又起纷争了。”
唐钟澜望着北方,似在思考……
楚子嫣躺下后,珊珊两人陪着,文鹏从她口中得知两人的过往仇怨。
去岁,她与唐家几人同坐一条大船,返回巴蜀。怎知唐柄辅见色起意,暗地里对她下药,被她识破。她以牙还牙,迫使其喝下他自己下的毒药。
她得知文鹏救下唐公子的原委,未再责怪他。
又等两个时辰,秦凌峰等人来到客栈,十几个人疲惫至极。
文鹏原以为他们是遭遇追杀,听完秦凌峰的讲述,才知道他们是在阻止几大宗派相互厮杀。
这群墨者为践行信仰,前仆后继,至死不渝。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智,尚同,尚俭,尚义,天志等思想。
墨家学说曾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连孟子都感叹:杨朱(道家学派),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人不归杨,则归墨。
然而随着大秦一统六国,墨家几乎一夜间“销声匿迹”,人间蒸发。
若非从姬娥那里得知墨家钜子的大名,他甚至以为墨家早已消亡。
他不由得心生感慨,满怀敬重之意。
文鹏轻声叹道:“诸位兄弟明知对方阴谋诡计,仍赴汤蹈火,以武止武,真乃侠之大义者,在下不如。”
秦凌峰摇摇头,回道:“兄弟过誉了,我等愧不敢当。我家老祖创立墨学,身体力行,本为倡导建立平等尚贤之国度,怎知竟不容于当世。传承至今,不得不作个“隐墨”,我等也只不过是秉承老祖教诲,孜孜以求,相信终有实现大同之日。”
……
文鹏护送楚子嫣至一元观,其间又多次探望。
两人畅谈着这些年的变故,感叹岁月匆匆,造化弄人。
文鹏向楚子嫣请教剑法,询问道:“姐姐,你修炼的是何剑法?实不相瞒,兄弟这些年习练过武当,南华,青城,蜀山,昆仑,峨眉,五莲教等剑法,甚至研习过快剑术。兄弟的剑术已至瓶颈,只有峨眉的猿祖剑法,与姐姐的剑法令人难以揣摩,更难模仿。这超凡绝尘的剑法,究竟有何玄机啊?”
楚子嫣掩齿而笑,若换作他人,定以为他大言不惭。
听完这些年他的经历,暗想他乃武学奇才,也未隐瞒于他,楚子嫣道:“此乃我教老祖所创剑法,墨道剑法,非我教弟子不传。姐姐破例传授于你,望你能不忘初心,谨记当年你曾夸下的海口,对姐姐的承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行侠仗义。”
想起过往,他郑重其事地答应楚子嫣,定会谨记她的教诲。
他将怀中的南华剑谱,送给楚子嫣。
她如何肯收,笑道:“书呆子,你以为这是交换秘籍吗?”
“姐姐还是收下吧,兄弟临行匆忙,未带其他剑法。原想送予巫巴宗弟子,怎知他们执意抢夺。姐姐就当是替兄弟保管吧,要不然贵教秘籍,兄弟也不学了。”
楚子嫣只好收去,将墨家剑谱交予文鹏,又嘱咐一番:“墨家剑法的玄妙在于,此剑法近于剑道。讲究剑器,剑式,剑势,剑气,剑心,剑意,相通相融,合而为一,存剑道于心。无功无防,亦功亦防。遇强则强,以武止武。俾睨天下,傲然无物。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浩气长存,连绵不绝。其招式有,墨点江山,墨攻天下,墨守城归,墨动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