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霁英一样,疑惑不解的不计其数,通常来说人们只敢说自己觉得——人心隔肚皮,即便那白屹大帝亲自扶持,也未必就是‘慧眼识英雄’而已。没准白屹大帝只是一时被蒙蔽了双眼,也或许是白屹大帝一意孤行呵护的人本就其心可诛,不过平素装巧卖乖,隐藏太深而已。
反正众口不一,人们带着习惯带着偏见去看——白岙帝君无论怎样都是‘狼心狗肺’,且为避免所谓的‘养虎为患’,不若早些‘斩草除根’。
这点霁英想的是,确实不怪什么‘人心不许蛇吞象’。就白岙帝君与白屹大帝这个关系,人们实在是没有故意夸张,故意哗众取宠的嫌疑。
问题是,有些天天说着自己是名人贤士者却毫不掩饰自己投降强权的立场。
仙界有些人平素的话他们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磐石——这里霁英不说的是,茅坑里石头又臭又硬还差不多。总之这些人秉承正道,却不问对错,刚直不阿的活着。
而白屹大帝的出现实在是给了这些人吓得‘屁滚尿留’,所以正义也不坚持——一个个的喊着,什么一代帝王一朝臣。而如今既然朝代已经更替,他们有哪里说是非要做人二臣的道理。
这里霁英也不得不幸灾乐祸,叫一声活该。若非当年被白屹大帝推翻的那位仙帝背地里机关算尽无恶不作,事后也不会被人如此不留情面的视为什么‘小人当道,国之不幸’。
说起来当年叫人啼笑皆非的还有,有个出了名的肱骨老臣见白屹大帝杀伐果断,当即便信誓旦旦宣布自己要‘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之后,一如丧家之犬,急不可耐的投奔到了白屹大帝麾下。
而这名老臣说起来也是在叫人难堪。过后白屹大帝狂躁暴动又是这位见势不妙且为白屹大帝殚精极虑的老臣——当仁不让的站出来,主张说是希望推翻爆政,扫平仙界余孽。也就是顺手屠了白岙帝君与赤池魔帝。
好不冠冕弹簧的理由。最终主持大局彻底动乱的局面的是白屹大帝支持者扶持起来的白岙帝君。
所以世间也流传说——不对第一个诽谤之人差不多是那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老臣义愤填膺造的谣;“余孽未除,傀儡上位,天下必会再次大乱。”
这个说法当时招致沸腾。人们都在都在惊讶怎么这位年高命衰的老倌还未曾在战争的洗礼中死去。
之后,便是不幸了。有些事别人不知道,但是作为白屹大帝忠诚度可见的追随者霁英本就知道许多外人并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什么‘傀儡上位’纯属滑稽之谈。至于那位老仙倌遭到杀身之祸确实白屹大帝的意思。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抵赖无用的还有,这件事是白岙帝君善后的。
换句话说白岙帝君自己站出来背名,索性这兄弟二人心照不宣,也并未在沟通交流什么。二人双双将这方面的非议声压了下去,接着风头——白岙帝君顺水推舟开创了新的盛世局面。
这个事实,并非是霁英在白屹大帝追随者中单纯因为人微言轻就不知道的事实。
这个倒是无关紧要。值得人深思的是,白屹大帝之后就几乎沉默了,除了偶尔规劝亦欲他重新主持大局的追随者好好辅佐白岙帝君。也会说一些比较悲观的话。
另外许多事,包括白岙帝君自己递交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下文。
白屹大帝真的是放手的一干二净,也不拖泥带水,叫人丝毫看不出眷恋。
这态度正如白屹大帝初来乍到时那般雷厉风行与惊天动地。
大约是这样——这些转变霁英偶尔想象,仿佛白屹大帝并非是什么为了扬名立万才来当这个帝君。
仿佛更多的像是在为了执行什么任务。
至于墨绛将军墨江,白屹大帝的不二臣。此人忠心到即便白屹大帝三令五申斥责过其不该无视纲纪历史,需谨慎遵循切勿一心二用的观念,莫当那不知好歹又失了分寸的二臣。
白屹大帝对墨江的态度素来比较宽容。
再者白屹大帝虽然喜怒无常,但霁英却发现那些只是在处理某些事情上。
通常白屹大帝比较沉默寡言,断断不会发什么脾气。甚至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
至于发脾气这就正常了。谁都会闹一些小脾气,白屹大帝并非例外。
许多事身份使然罢了,好在白屹大帝并不记仇,也好在白屹大帝在对某些人情世故总归有太多的耐心,比如赤池魔帝昔年调皮吵闹成那般模样,却也未曾被白屹大帝斥责过。
甚至据赤池魔帝自己说的情况是,白屹大帝是一言不发站在阳光正好的地方,似乎入木三分,默默听着他吵,看着他闹。
赤池魔帝还说也有时他会与白岙帝君争执,这时候若是白屹大帝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先入为主去偏袒一方,或者出言责怪——反倒是不管那方对错都不会怪。
不仅不怪便罢了,也不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是默默看着,直到有一方承受不住压力主动说明情况,才会笑笑走到一边去,重新缄口不言。
这个是有讲究的。赤池魔帝说可谓‘做贼心虚’,自知理亏的一方在这种压力下杵着,必然如坐针毡。肯定不如早些自己交代,坦白从宽的好。
而赤池魔帝也曾经透露过——老师对待霁英的态度叫人实在捉摸不透。
仿佛旧友一般凡事也挺包容。
确实有许多人见过白屹大帝发脾气,但是霁英也承认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人也只是见过而已,可自己却还未曾被白屹大帝训斥过。
所以霁英不难想象,赤池魔帝口中的那‘老师对墨江仿佛旧友一般包容’是个什么情景。
据霁英自己的观察,好像白屹大帝是不太懂人情世故的,所以差不多可以说是孤僻。
但这是一位帝王。在这位帝王并不平凡的经历加持下,威名上多了许多神秘色彩。
普通人只怕是不敢也不会直言不讳的说白屹大帝那就是有些不知所措。而是夸大其词,将许多事情从不一样的角度传得神乎其神欲盖弥彰……
可霁英还是可以看到,一个温文尔雅的公子,身边一个文质彬彬的友人在平静的讨论着什么。另外还有两个幼童,一个活泼可爱,另一个有些内向,却已经有些‘小大人’,仿佛可以担起某些责任的那种说不出来的懂事模样。
这样的画面岂不美好……
霁英此刻当真是想不通,为何今日墨江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