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场对战,当时的大将军李文达非常赞赏百里墨的才华及气魄,非常赞同百里墨的想法,其他人亦不反对,这便有了后来的夺城之战。
所夺之城中便有北蕃,严格来说北藩并不是百里墨夺来的,而是其自愿归降的。那年哈齐亦是十五岁,巧合的是,他也是随着自己的皇兄耶律阿尔出征。
他们带着自己的人马,被编制进锡盟的骑兵中,他们引以为豪的骑术及战术,在百里墨的看来似乎算不上什么,几乎打的他们毫无还手之力,那一场战争让北藩人见识到了百里墨过人的智谋及胆识。
当范毅带着残兵撤退时,便命令北藩及乌兰的人马留下,定要阻拦住百里墨的追击。百里墨早识破了范毅的伎俩,让一半的兵力与北藩和乌兰周旋,自己领着另一半兵力继续追击范毅。
当百里墨追上范毅,并将银魂刀挥向他时,范毅则迅速拉过身旁的耶律阿尔挡在了自己的身前,当哈齐带人赶到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
但百里墨只来得及撤回三成的灵力,对于不修炼灵力,也无遁甲的北蕃人来说,这七成的灵力便是致命的。
哈齐看着皇兄就这样被人当做挡箭牌死在自己的眼前,原本对锡盟将自己这样的附属小国随意呼来喝去的行为已是心存不满,如今更是彻底失望,于是立即率领自己的人马倒戈。
锡盟的残兵最终在百里墨及哈齐的夹击下全军覆没,这一站,二人才算真正相识,哈齐私下认了百里墨为义兄,百里墨虽从未承认过,但心里却也把他当了兄弟看。
百里墨命人制了一副冰棺,将百里靖宇的尸首放入其中,连同范毅的项上人头一并送回罗曼,自己留下继续讨伐锡盟。
哈齐拜别了百里墨,带着自己皇兄的尸身回北蕃复命。可没过多久,就在百里墨攻打时,哈齐带着北藩王自愿归降罗曼的降书赶到了。
往后的几场战役北蕃也或多或少的出了力,而乌兰及厄尔汗这两座城就是被百里墨及哈齐劝降的,几乎没费一兵一卒。
慕容玲儿听到这儿,算是明白了两件事,第一,为何华妃及魏承雄如此憎恨百里墨。第二件事便是,那日在御书房中,哈齐为何如此袒护百里墨。
这么看来自己确实是多心了,但事已至此,只得以后找机会再表明身份了。
转眼便到了慕容玲儿和哈齐约定好的日子,哈齐一早便等在了驿站中,到了巳时果然见侍卫前来通报说有一位白姓公子正等在门外。
哈齐闻言连忙向外走去,在驿站外见到了依旧一身白衣的慕容玲儿。
慕容玲儿向他微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两人向着齐云山而去,锡盟的山多险峻陡峭且高耸入云,一眼望去那依山而建的大云海寺,倒真像是漂浮在云海上的天宫一般。
道宣大法师前来大云海寺开坛传授佛法的消息一经传出,百姓们便趋之若鹜,都想前来一睹这位仙人的风采,运气好的话,得到了法师的指点,便能预知祸福。
此刻上山的路已经挤满了百姓,慕容玲儿带着哈齐绕道上了山顶,哈齐看着被禁军包围的寺庙,迟疑地问道:“白兄,这是……”
“今日太后也会来此,所以,接下来就要麻烦耶律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