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常不理张三保,对钱欣道:“既然你念过中文系,那莫言的《四十一炮》应该也知道吧?”
一分钟不到,王五常提了不下三次《四十一炮》,提到单字“炮”的次数就更多了,这让钱欣产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熟悉福又经王五常这么一调侃,心想不能给中文系丢脸呀。
钱欣只好点点头,道:“倒是听过,但没看过。”
王五常见此,于是解释道:“《四十一炮》讲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吃肉的孩子忏悔的故事……”
张三保打断了他道:“这不用你,我都能猜到了,莫言的每一本书里必然提到肉。”
钱欣有些好奇:“这个法还是第一次听。这又怎么讲?”
张三保一一列举:“比如《檀香刑》,讲了一个残忍的肉刑。《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尤其是男童。《丰乳肥臀》,这名字里面就已经是满满的肉欲了。《蛙》,虽然蛙肉质细嫩,我是不咋滴爱吃。”
王五常道:“你这太有些牵强附会了,就比如《蛙》吧,那和吃肉没关系,人家讲得是计划生育的事儿。”
张三保道:“怎么没关系?书中的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无论是结扎还是流产,哪个不涉及到肉?”
钱欣若有所思地道:“莫言的大多体现了20世纪中国的残酷无情,的确是很多次提到肉。”
王五常道:“钱欣,你的肉和他想的肉不同。张三保想的是丰乳肥臀。”
张三保道:“这不也是肉吗?肉字怎么写?内下面写了个人,内人。”
王五常问道:“内人不是太监吗?”
张三保道:“太监是内侍。”
王五常道:“胡袄,大内侍卫要是太监,还怎么和宫女发生一些个匪夷所思的事情啊。”
张三保道:“大内侍卫不等同于内侍。”
王五常道:“我不和你争,还我的《四十一炮》。书里写了,如果一个人爱谎,特别会编故事,这就叫做炮。我的意思,就是这个炮。”
张三保道:“你这么长时间,就解释了炮是个什么意思,到底想啥啊?传播方言吗?如今都提倡讲普通话了。你这是不响应国家政策啊。”
王五常道:“谁提倡了?我们那大学老师十有八九是一口地方话。除了本地人,谁都听不懂,为保护方言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这或许就是他们被评为教授的原因吧。”
张三保道:“从学一直到大学,你没见到处刷着标语:写标标准准规范字,方方正正普通话。”
他一激动就把“写方方正正标准字,标标准准普通话”反了。
王五常笑道:“标准字我还能理解,方方正正的普通话是什么玩意儿?”
这要是一般情况下,张三保也就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口误了。
不过看在是老乡王五常在情面上,他狡辩道:“方方正正的话,你没有听过正音吗?”
王五常道:“什么正音?我听过观音。也是个菩萨吗?”
张三保头头是道的着:“正音嘛,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和方法,建立正确的发音方法和习惯。”
王五常当然知道张三保是在东拉西扯,心想你不是能炮吗,我就让你炮到底。于是,他问道:“正完了,那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