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已经是深秋,夜里的风已经很大了,怎么能够这样开着门呢?若是长此以往,是很伤身体的,更别说你在这里读了那么久的书,不知道要伤多少元气。”
哈云很配合地点点头,笑了笑,然后想了想,试着学着秋和的语气开口:
“嗯...我在这儿读了几十年的书了。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样用灵气,其实的确也会...伤元气、对身体不好。”
秋和听到哈云的答话,心里更是下意识地就把他当作在弗书阁苦修多年的老学子了。他左右看了看,只觉得这弗书阁其实也没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就连灵气方面也不觉得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唯一不一样的,就是...
这儿好像格外的冷。
秋和左右看了看,想了想,坐下来坐到了哈云的旁边。
“但是这儿的灵气,好像也没有特别充裕,要比一层弗书楼的还要稀薄。不过这样子,反倒不会太伤身体,也难怪老人家除了脉象虚浮,也没什么特别的病痛之处。”
哈云旋即笑开来,慈眉善目的,看起来当真像一尊活佛。“是啊。其实...嗯,我当年在弗书楼读书时,一开始以为灵气最重要,锲而不舍地抓着灵气读书;后来我就才发现,其实真正的方法是让灵气为你所用,不要被灵气迷得团团转。从下往上读,读到第八层弗书楼能够不为灵气所摆布的学子,才能够进入到这弗书阁。”
秋和有些恍然大悟的样子,对哈云老人很是开心地笑了起来:
“是了,是了!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想的不够透彻。老人家,你说的真清晰!所以,能进弗书阁的孩子,不是因为书读了够多,而是能够不为灵气所诱惑啊。”
哈云点点头,很是慈祥地眯眯眼笑了起来。他继续想了想,尝试用秋和的语气,继续跟秋和对话:
“那,你怎么不问问我的名字?”
秋和摸了摸头,笑了出来:
“我来京都,认识了一个好朋友。他跟我说的,结交好朋友嘛,不需要去问别人的名字,只是心意对了,那便好了,不用管那么多。”
哈云听到秋和的话,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一下子就清楚,秋和说的人,就是那个京都里极为出名的祁阳。
于是哈云又继续笑眯眯地问: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上来这儿呢?”
秋和笑的脸很快就变回有些担心的样子,醒过神儿来,对着哈云立马说道:
“是啊!
我是来给另外两个学子送饭来的。他们给我写了张纸条让我上来,我是想着他们在二楼弗书楼,灵气消耗太快,却没有热食在他们身边常常备着,因此准备给他们送饭来着。”
哈云很明显有些愣住。
他以为秋和已经猜到了自己是大圣人、还有他自己为什么能够上来这弗书阁,却万万没有想到,秋和给出来的居然是这个答案。
哈云往身旁看了看,那个装满热食的篮子还在自己身边。他刚想开口,就看见少年单纯的脸上露出来一个阳光的笑容:
“没事,这些东西,你先拿着。我再下去给他们准备就是。”
秋和说着,就立马走到了那方地板旁边,蹲下去,想了想,在一个地方迅速敲了几下。那块地板很快就又缩了回去,露出来一方黑黝黝的中通圆洞口,还有一架缓缓升起的木梯子。
哈云的眼神明显闪过一丝讶异:
“你知道这个木梯子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