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还包括顾少游家里的人,也跟着顾博简顾博宇一起进京城去了。
顾少游,从临山村出去的那个同样非常优秀的读书郎。
为什么特别优秀呢?
或许如果没有顾少涵,顾少游应该是临山村迄今为止最成功最知名的读书人。
可有顾少涵,他只能也永远都只能屈居第二。
之前在府城考试时,他的成绩也同样非常优秀。
只可惜既生瑜,何生亮,整个府城,不,整个灵山村,因为顾少涵的案首光环照耀下,他就显得那样暗淡无光。
可是他一点也没气馁,更加的发奋,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超过顾少涵。
两个人一起进京考试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那个带着光环的男人丢的远远的。
可惜事与愿违,还是没能够超过他,顾少涵是状元郎。
他只能屈居第二,成为大明皇朝的探花。
虽说探花肯定也风光,可为什么在临山村里,要同时出现这样的状况?
所以,顾少游的探花郎自然没有顾少涵的状元郎吸引众位村民的眼球。
但不管怎么样?这对于顾少游家来说,好歹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所以这一次他们都商量着一起进京,为顾少游壮胆。
再加上顾博宇觉得顾少涵他们在京城,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人打点,便和顾博简商量一下,带着剩下的国家人浩浩荡荡的都开进了京城。
当然还包括王氏和周承德父女俩。
王氏和周承德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自然更要趁此机会进京去逛逛,开开眼界。
不管怎么样?女婿成了一个状元郎,王氏这个丈母娘的脸上肯定也有光,自然也想去看看。
所以这一群人浩浩荡荡的,非常壮观。
为了安全起见,顾博宇特意找到了王武,请他们的清水帮兄弟陪同,一起照顾。
反正这些都是妇孺老弱,再加上他们根本不懂外面会有什么意外?
能够拖一个帮会来照顾,自然要轻松的多。
这是之前季德福特意交代的,顾博宇也觉得的确是安全最重要。
而顾博简更是忙不着慌的点头,根本没有一点点反对。
笑话,现在他侄儿是状元郎了,那以后就是高官厚禄,谁会在乎这点银子?
而且更重要的是,既然顾少涵以后会是当大官的,那清水帮的兄弟,肯定要拍马屁,所以这点小钱?
呵呵呵,顾博简敢肯定,王武他们自然不敢收。
所以说其实,顾博简才是最明白的那个人。
就这件事情上,王武他们肯定不好意思收银子。
并不是王武真正的想拍马屁,而是季清妍平时和他们在一起相处甚欢,而且出手也阔绰,自然没好意思再收费。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现在他们已经顾家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已经到了荣辱与共的地步,保护他们家人的安全,就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所以这一路上,别说收银子,反而伺候的,那才叫一个祖宗似的。
这一次出门,顾家人出动了顾博简顾博宇兄弟俩和娄氏以及顾少瑾顾少聪顾少扬以及王氏季德晨母子俩和周承德父女俩,再加上顾少游家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那才叫一个浩浩荡荡。
清水帮看见这么多人,自然也必须小心对待。
也出动了20多个人,完全采用的是一对一的保护措施,如此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对这些人的重视程度,让顾状元府上的她们满意。
之前王武等人没有等季清妍安顿下来,就急匆匆的走了,其实心里还是挺内疚。
现在当然要找机会弥补起来,不能让彼此之间有了嫌隙。
所以,谢氏回村的消息,他们也没有带回京城。
谢氏悄悄地回到了临山村,但是还是没有胆子不敢大张旗鼓的进去,只能在外面打掩护。
“喂,我说你这样东转西转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为什么不敢进去?难不成他们还敢把你怎么样?别忘了你可是浩命夫人,如果他们敢口出狂言,你直接让人把他们废了就行了,懂不懂?”
那男人看谢氏如此的窝囊,心里就窝火,再这样转悠下去,真的不知道会耽搁多少时间。
看见男人发火,谢氏觉得非常委屈,不过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为什么就这么着急呢?
“你懂什么,现在咱们还不知道村里的情况?所以咱们必须等到晚上,天黑了以后,再悄悄溜进村里,找我以前的几个姐妹了解一下,如果咱们这样莽撞的就进去,根本不懂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万一到时候他们真的要怎么样?咱们来得及跑,懂不懂?”谢氏连忙腆着笑向他解释。
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在为第二季谷子的收获做准备。
再有一个月,第二季水稻就可以收割了。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家家户户谁不是荷包里有钱,粮仓里有粮。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现在这样,安顺的日子,来之不易。
自然要尽可能的保证家里的粮仓,装得满满的。
然后才把剩余的粮食卖掉,换成银子才更稳当。
当然把稻子收割,以后又要开始种白菜种青菜,又要开始第三季的播种。
虽说农民是很辛苦,可是这日子有奔头,哪怕就是一天到晚,累的直不起腰,心里觉得痛快。
如今的临山村,已经从以前最贫穷的山村一跃成为府城最富裕的村落。
当然,府城也在发展,现在整个府城周边的所有水田里,都种上了第二季水稻。
因为去年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所以今年当政官员下来统计有多少亩第二季水稻时,所有人都报了名。
没看见,去年中了,第二季水稻的都已经摆脱了,贫困吗?
如此自然让他们眼馋,所以第二季水稻的播种是绝对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