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如何优化,最终达成碾压红莲的成绩。
基地方甚至还拿出了北冥当时的第一次测试数据作对比。
可从资料测试结果能看出,北冥的第一次测试和红莲当初第一次测试结果最为接近,唯独第二次测试,差距过大。
只能理解为,在第一次测试到第二次测试之间,北冥被优化升级了太多。
而又因为在北冥整体数据上显示,研发贡献最大的是李心水,北冥整体数据结构几百种优化算法,有60%都是李心水独自完成的。
所以他们就把目光集中到了李心水身上。
而且还不只是研发的能力突出这一方面。
比如北冥测试初开始时,自身明明情绪化数据库都还不完全,却能对第一次测试表现出恐惧,惊怕的情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要知道第一次测试可是李心水独立负责的测试,他们一点不知道是如何进行的,最多得到的就是一个测试结果详细报告。
也因为这些,那次会议最后也就决定,要在今天的会议中,把研发组组长李心水叫过来,当面为决策组的成员他们一一解答……
具体怎么一问一答就不再多叙述。
反正李心水由海狸在,问技术,全权交由海狸回答。
也幸亏在北冥的研发中,海狸一直是用的目前人类能理解的编译方法进行研发工作的,虽然确实也有部分实在难以用现今已有的技术解释,不过在海狸慢慢介绍一些新知识后,任翔等人也能理解开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询问和记录。
李心水光是复述海狸的话都口干舌燥了,而任翔龙玲两人还两眼发光的,跟当年刚刚学习计算机人工智能时一样,满满的求知欲……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北冥的研发,李心水居然用了很多他们多年来听都没听过见都没见过的新技术还有算法。
最后顺利结束,没有引起怀疑这些技术是怎么来的,也没有被追问李心水是如何知道的。
任翔甚至还感叹,把李心水拉过来果然没错,大多数技术就连他都没听说过,可实际应用起来,就是比常规方案有用,而且在讲解过后他也感觉多年没有提升过的自身能力有了松动。
尤其是在李心水讲述北冥一测和二测之间发生了什么时。
在海狸的故意诱导下,直接交给了他们一种崭新的算法,为了不引起怀疑如何得来,直接从基础讲起,老老实实的给他俩上了一堂人工智能新算法课。
这个算法按照海狸的预测,原本人类可是需要在经典计算机的研发再过二十年左右才会被发现的,任翔和龙玲却对这点一无所知,还在对掌握了新型优化算法感到沾沾自喜。
……
第二天,李心水收到了好消息,监督者那边表示,再跟上面的人探讨后,同意了李心水的提议。
梅丽莎作为数据提供者,给未来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库支持,官方则在未来城市大脑计划发展中,给梅丽莎留一个位置。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城市大脑真正发展起来后进行,等民用个人终端出现,恐怕还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这都取决于城市大脑的表现。
知道了这些后,李心水很是松了一口气,梅丽莎的未来发展有着落了,而城市大脑的表现更是不用担心,目前已知的,北冥的表现就已经非常被看好。
根据海狸搜集的情报来看,昨天自己跟任翔和龙玲谈完北冥的新型优化技术后,任翔又去跟回天公司还有上面的人又开了一次会议,详细描述了北冥的前景和实力预估……
其结果就是回天公司当天就开始大力生产各类型的智能设备,而这些设备主要目的地就是天北市……这相当于是已经确认,北冥会成为天北市城市大脑的管理系统了。
说道硬件,其实之前就已经开始生产。
而现在回天公司大力生产的,是为了适配北冥现在实力而作调整后的硬件设备,谁让北冥的实力跨度这么夸张呢。
不过因为产能影响,这些调整后的新生产硬件设备都是用于警方,医疗,救援使用的。
普通民用智能设备就还是用原先的就可以。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原先按照早先红莲为标准生产的那些硬件设备,都比天北市原本的科技水平高出5到10年的差距。
接下来的日子,李心水本以为基地这边大概就没什么事了。
只要继续研发,等待北冥第三次测试,然后城市大脑计划就能顺利完成,自己就可以休息一个月,在然后自己就打起精神,加入那个什么摇光计划中去。
唯一有点需要担心的就是等待回天公司和官方调查东方阳业和北方龙业的背景。
然而,麻烦事儿在这期间又一次找上了门。
五月十五日,距离上次第二次测试才过去了二十多天,这期间东方阳业背后的调查还是没有什么消息,官方和回天公司已经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和所有国家基本情报机构申请联合调查。
而这天早上,李心水却收到了任翔的消息,北冥的第三次测试提前了,原本预计在六月一号的测试改到了五月十六日,也就是明天。
在询问后得知,原来是红莲的第三次测试时间也在这条,双方居然打算让两者同时进行第三次测试,然后来进行一个对比。
这段时间,李心水确实听说红莲被回天公司大刀阔斧的修改了很多内部代码,其中就有从任翔这边传过去的,从李心水那里学到的新型算法。
知道算法被任翔转交给王红海的时候,李心水才想到,当时海狸故意教会任翔恐怕早就料到会如此,是故意让这种可以提高人工智能整体实力的算法传出去的,为的就是往后把红莲收为小弟做准备。
而除了要一起测试以外,任翔还说了另一个提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