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家伙,怎么电话里一个人,见面立马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呢。
口是心非的家伙。
想到这儿,楚丽华莞尔一笑。
只要,他心在家里,其他还有什么语言在意的呢。
管他说什么呢,主要,看他做什么。
楚丽华走过去,跟在她身后看。
这不,青云飞正在准备做鸡蛋羹呢。
——“你想吃鸡蛋羹了?”
——“大过年的,我吃什么鸡蛋羹,去去去,一边儿去。你又帮不上什么忙,别在我这里挡害(东北话,妨碍的意思)。”
楚丽华笑着走开了,她突然明白了,青云飞这是给小七做辅食呢。小七也快四个月了,可以吃鸡蛋羹了。
这一顿年夜饭,楚丽华有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感。
虽然,并没有一大家子在一起的时候菜品多。但是,这都不重要。
今年,有很多人没来得及回家过年。
这两天,几乎所有的新闻头条,都跟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而春运显然给防治增加了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还不仅仅是春运期间流动的人数巨大,在流动的方向和趋势上,这两年也有一些新现象。
前段时间,楚丽华在公众号城市战争以及《新京报》上,看到两篇分析春运趋势的文章。
这两篇文章指出中国人的迁徙方式正在酝酿两个“巨变”。
传统上,春运是人们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返乡过年,不过过去这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
春节期间,有不少在外工作的人不回老家过年,而是让父母从老家来到自己的工作城市团圆。这种趋势被称为“反向春运”。
以前,我们通常是把“反向春运”当个段子来说。
比如说有人选择“反向春运”,是因为抢不着票。比起回家,让父母来一趟还更便宜一些。
楚丽华之前独自在北京过年的时候,还听过一些在北京工作的人说,因为人都回家过年了,春节在街上逛逛,感觉还挺不一样。
但是就在过去这几年,“反向春运”已经不是一个段子了,它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数据显示,“反向春运”客流正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交通运输部更是直接用“特征明显”这四个字,来形容全国范围内的“反向春运”。
面对这种趋势,我国的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始采取相关行动。
在2019年春节,国家铁路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曾表示:“铁路部门对部分非传统热门方向列车票价,采取票价打折优惠,最高达到6.5折,帮助更多的人团聚。”
发生这样的变化,楚丽华其实很能理解。
以前,中国人过年,讲究“落叶归根”,也就是非得回到老家,这个年才算过了。
但是现在,家庭其实变得越来越小,楚丽华身边的很多年轻人过年,最多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也不会那么热衷于走亲戚。
在这样的趋势下,把长辈接到自己的城市过年,双方感情上都能接受。
今年,借着疫情,先小家庭一起过个春节。
等到以后,楚丽华也打算试着说服父母,“反向春运”一下。
在自己家,就是自己的主场,就不会那么拘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