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丽华,你不要把问题扯到我身上来。”
——“星霆,我理解你。也懂你!”
——“你理解什么?”
——“我知道,每个人都不可能对其他人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是,你也应该能够感受到,我也有不幸的童年。所以,大致上,我是可以理解你的。”
——“那不一样。”
——“不,原理是差不多的。现在有个很火的词语,叫原生家庭,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所为原生家庭,大多都是有毒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
幼稚型、操控型、言语虐待型、身体虐待型四种父母。而我,很荣幸,占了后三种。
如果你感兴趣,我之后会仔细跟你讲讲。但是现在,我打算跟你说说如果去化解和改变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痛苦。
第一步是自我评估。这一步的目的是了解父母对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里的自我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评估你个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是不是不敢和别人过于亲密,是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倒霉蛋?
总的来说,‘有毒的家庭’伤害得最多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感和价值感。这方面有问题,多半和父母脱不了干系。”
刚才还有些烦躁的刘星霆,渐渐开始冷静下来了。
他专注地听着楚丽华嘴里说着的话语。静静地去感受着。
——“除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你还需要评估当下和父母的互动关系。好的父母是园丁,他教会孩子自立,然后适时地放手。
而‘有毒的’父母呢,是一根藤,从小树苗那会儿就死死地缠上去。等树苗长大了,这根藤只会希望继续保持这种紧密的纠缠。
你可能像小时候一样听从他们的摆布,也有可能奋起反抗。但这种反抗有没有抵消父母的影响呢?很可能并没有。
有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老板叫乔纳森,有房有车有事业。
他的问题是直到四五十岁了还单身一人,想到以后要孤独终老,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有人就问他说,‘你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会在个人感情方面始终没有进展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特别反感我母亲张罗我的爱情,不停地教我该这样该那样,谁愿意整天和她谈论这种事!
每当我接近一个女人,想到接下来可能要跟她结婚,我就感到十分恐慌,好像我妈就站在我旁边指指点点。
哎,你不是想要我结婚吗?那我就偏不结。’
这么一说,就可以明白了。乔纳森恨不得拒绝做他母亲要求他做的一切事情。
他过于执着地反抗他的母亲,以至于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需求。因此,过于叛逆和过于顺从一样,本质上都没有摆脱父母为你设定的互动模式,父母仍然在变相地控制着你的感受和行为。”
刘星霆想的是,自己这明显是过于放纵和不予理会,让自己自生自灭。
为什么一直有父母关爱的孩子,反而也会出现那么奇怪的心理呢?
他还不打算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他打算继续听听楚丽华接下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