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什么,这么香?”康熙大步走了进去,屋内尼楚贺和长平正一人捧着一块番薯吃得欢着。
尼楚贺擦了下手,才笑着介绍,“这是番薯,庄子上进上来的,一亩数十石,或煮或磨成粉皆可。”
康熙听到这产量,沉思着尝了一口,香甜软绵,“种植可方便?”
“挺方便的,还是从江浙一代引进的。之前吃过一次,所以才让田庄栽种了一些。”尼楚贺简单的说了下,“这多是普通的老百姓用于果腹的。”
“表哥要是不忙,留下用晚膳吧,庄子上这次还进了一些土豆,清脆爽口,产量也不错。”这两样作物,还是去年尼楚贺看《农政全书》时想起的。
可惜,徐光启的学生陈子龙誓死抗清,这书成了禁书,正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尼楚贺去了小厨房,指导着做了炒土豆丝、土豆炖鸡肉、土豆泥三道菜。
因为要说事情,等菜弄好了,就让长平带着回了宁寿宫。阿哥所那边,也让尔蓝去送了两人的分量。
“味道不错,易有饱腹感。”
见表妹的表情忐忑,康熙有些奇怪,“这是好事,朕还要夸你呢。”
“这东西确实是下面人孝敬的。”也是尼楚贺特意吩咐注意的,“嗯,之前收集来了不少书,其中有书上也记载了。”
“是禁书。”尼楚贺将木盒打开,然后就跪在了地上。
长生和长华推门进来时看到这一幕,吓得赶忙在一旁跪下,心里已经在寻思着是发生什么事了。
康熙轻叹一声,“都起来吧。”说着还亲手扶着尼楚贺起身,“看书而已,书确实是好书。”这两本书因为是禁书,又是农事和工艺居多,所以他也不曾仔细翻阅过。
将两本书递给两个儿子,“你们也看看,该向你们额娘多学学。”
学什么?多读杂书还是禁书?
康熙是清楚表妹平日里爱看书的习惯,不曾想还会发生这事,“平日里见你看的多是一些杂文游记,还有洋人的书,原来是偷摸着看呢。”
“书本来就是给人看的,重点是看书的人要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看书。”
这话不错,康熙赞同地点头,“嗯,藏书阁那边,想看什么书自己去取。”
长生和长华有些复杂地合上书,额娘真是做了件大事。
是不是大事,尼楚贺不关心,反正两本书和两本作物是激起了父子三人的雄心,心中的计划一个接一个。
于社稷江山有功,能青史留名的功劳,康熙毫不吝啬的给了一堆赏赐,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紧跟着也给了一堆赏赐。
因为只是提出,后续的研究和推广才是重中之重,尼楚贺很欣然地收下了赏赐。
康熙直接在朝会上提出了这事,又在工部名下设农事司。佟国纲和佟国维最先响应,这事最后落到了翰林院的一位官员身上。
这位官员当初是传胪,性情耿直,康熙对其有些印象。听他对农事上颇有见解和研究,最后点了他做主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