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藏匿
关于资助这件事,宋乔一直没有跟别人说,因为她觉得这是她的事,与人无关,况且,资助的那些钱都是从父母手里拿来的。
当年思妍去世后,宋乔就想着做些什么,就当为思妍祈福,可是那时候她已经步入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压的她喘不过气来,想要做好事,也没那个精力,于是便搁置。
直到上了大学,有一次一位学姐说要做志愿者,下乡给贫困区的孩子们做老师,宋乔带着好奇跟了过去,于是她看到了光秃秃的山,以及山底下贫穷的小山村。
那里的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出去种地挖野菜,宋乔吃过白水煮的野菜,也喝过清澈的溪水。
宋乔去过他们那里的学校,那就是个普通的三间房,不,根本不普通,因为普通的三间房起码是稳固的,能遮风挡雨的,可是那三间房又矮又破,窗户上没有完整的玻璃,房顶偶尔掉落土渣,学校没有灯,他们就用微弱的煤油灯照亮。
宋乔长那么大第一次见到那么穷的地方,可是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有个年逾四十的老师——他曾是名牌大学学生,后来做志愿者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毕业后毅然决然留在这里,直到现在,他没有了女朋友,也远离家人,是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在这里,教育一批又一批孩子们。
宋乔知道他是真的想为这些孩子带去光明的未来,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能做的只是教他们知识,就算考不上大学,起码出去打工的时候能认识几个字,不至于被人骗。
那次的经历让宋乔很是感慨,回来后她确定了自己的全部存款,除去生活费外,宋乔把那些钱全部转给那个乡村的唯一一位教师,宋乔请他给孩子们盖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就算盖不起学校,起码也盖一间能遮风挡雨的房子。
好在那位老师并没有被生活磨掉善良,他真的拿着那笔钱给孩子们盖了新的房子,甚至给他们买了书。
从此以后,宋乔每年都会给他转一笔钱,至于书什么的,宋乔会买,然后寄过去。
也因为这样,哪怕宋乔成年了依旧跟父母要生活费,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她只要钱,然后把这些钱捐给他们,几年的时间,小山村的学校已经盖起来了,加上一些政策,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转,但是那个老师一直留在那里。
他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有些已经能去镇上或是市里念书,宋乔转给他的一些钱被他存起来留作学生出去念书的费用。
直到今天,已经有人考上了大学,他们的辛苦终于见到了希望。
只是,后来学校建成后,那位老师问过宋乔,学生们都好奇这个资助的人是谁?被问的多了,谁都撑不住,于是老师问她该怎么说?
宋乔想了想,说是兴隆源资助的。
于是这些年老师一直告诉自己的学生,他们的学校是兴隆源资助的,学生们也就信以为真,直到今天,事情爆发,宋乔知道,有些事情是瞒不住了,即便如此,她还是想挣扎一番。
坐在电脑前,看着他们给自己发的邮件,宋乔看着看着就哭了。
宋乔虽然只去过几次,可是看到他们的改变还是忍不住流泪。
她从小生活条件好,第一次看到那种生活环境的时候是不理解的,可是如今,看到他们的改变,宋乔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了电脑,躺在床上,宋乔看着吊灯发呆。
这件事要不要说?说了会怎样?不说又会怎样?
宋乔的本意是帮忙,只是没想到会帮的这么大。
为什么会用“兴隆源”呢?宋乔想,因为这个名字是他们一家三口取的。
那时候父母已经积攒了一些资金,准备开店,于是他们围坐在一起考虑店名的问题。
宋母说用兴隆,取自生意兴隆。
宋父同意。
宋乔也觉得这两个字好,生意兴隆,多好的预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