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坎国临时占领当局最高长官办公室里的高清显示屏上,萨桑国东部边境地区地形图被放大,最后被定格在定位信号源和边境线之间的这一片区域。
让占领当局最高长官威廉姆斯将军和占领军泰西封战区指挥官肯尼迪中校感到沮丧的是,这一片区域被原始森林紧密覆盖着,几乎找不到一处缝隙,更别说可以用来实施狙击埋伏的一处开阔地了。
突然,威廉姆斯眼前一亮,他在边境线上发现了一个蓝色小点。
“那是什么?”威廉姆斯指着那个蓝色小点问道。
肯尼迪用手指在高清显示屏上轻轻拨拉了一下,那个小点被放大了很多倍,原来是一个小水塘,用比例尺测量了一下,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刚好压在边境线上。如果不是因为这份地形图的分别率很高,很难发现在绑匪和人质预计将要经过的道路上,会有这么一个小水塘。
这个小水塘位于两座山峰之间,是由山峰上流下的雨水或雪水在这里汇集形成的,是一处活水塘。
威廉姆斯和肯尼迪这才恍然大悟,看来绑匪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作为撤离,除了因为山高林密,易于隐蔽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两国交界处,有一个水塘,既可以解决他们一路走来饥渴难耐的问题,也可以把这个水塘作为路标,以防迷路。
说不定在水塘的另一边,就是与他们在东部邻国的其他人员进行会合的地点。
这里的确是一处理想的接应地点。因为走到这里时,人质和绑匪的体能即将达到极限,如果再不补充能量,肯定会有人因严重缺乏营养和脱水而丧命。所以,绑匪的接应人员会预先在水塘对岸也就是边境线的另一侧,等待绑匪和被他们绑架的人质,并向他们提供食物,饮水则可以就地解决。
威廉姆斯当即决定,就在这里狙击绑匪,营救人质。
这里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
绑匪和人质是由西向东抵达这个水塘的,因此水塘东岸是最理想的设伏地点,这样就可以在绑匪达到水塘西岸的时候,从水塘对面向他们开枪射击。
但是水塘东岸位于东部邻国境内,梅里坎国军人不能越过边境线进入那个国家,否则就是入侵行为,而且距离水塘东岸不远处还可能埋伏着萨桑国抵抗军人员,梅里坎国军人如果前往那里的话,危险性太高,所以只能在边境线西侧的水塘西半边周围地区设伏。
肯尼迪中校建议,把特种部队突击小分队的人员分为三组,每组10名士兵,其中两组士兵分别埋伏在水塘的南边和北面,第三组士兵则负责切断绑匪的退路,从而形成一个品字形伏击圈,把绑匪和人质包围在中间。
威廉姆斯思考了一阵,认为这个建议虽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是他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便采纳了肯尼迪中校的建议。
肯尼迪中校立即使用对讲机,把这个狙击方案通知了正在全速赶往那里的特种部队突击小分队,并要求突击小分队务必在预定时间进入狙击阵地埋伏下来。
此时,在靠近边界的深山里,泰西费尼上校已经从上坡上下来,兴奋地告诉其手下,这里距离边境线已经不远,再有三个小时就能抵达接应地点了。
他转身对9名人质说:“只要到了边境线另一边,你们不仅会被立即释放,而且还能得到饮水和食物。这一路辛苦你们了,只要你们在剩余的三个小时继续配合我们,大家一起抵达目的地,那么对于大家都有好处,这就是双赢,不,是多赢。”
随后,他催促已经疲惫不堪的人质起身,立即赶路。
一行人向着东方继续前进,泰西费尼紧跟在怀特身后,右手紧握着一把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