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之人都已挑衅到宫门外了,若卫国没点行动,恐怕整个卫国都得沦为天下笑话了。
如今,不管邺城实力如何,是不是高手如云,对卫国是否会产生威胁,卫国都要出手了,不然天下人还以为卫国怕了邺城了。
“诸位卿家认为,我卫国该如何作出应对啊!”卫皇说道。
要在以往,百官一定会说:发兵打他丫的!
但是,卫国中生出了祥瑞这挡子事,自顾不暇,要是再对外发兵,估计得够呛。
可是,百官一时间又没有其它的主意。于是,谁也不敢率先开口,就敢事后出事担责!
“说话啊!”卫皇沉声说道,“如今我卫国已沦落到对付不起区区一座城池的地步了吗?”
“还是说,诸位卿家打算揭过今日的挑衅之事,让天下人耻笑我卫国无能?!”
关键时刻,左相不得不出列说两句了:“回陛下,各路兵马需要留守,随时待命,以防万一;再者,如今,大军多由各地王爷统领,一时恐难以调动!”
闻言,卫皇尽然也明白个中原由,但是明白归明白,他还是压不住心底的火气。
“难道,朝中大臣众多,就没一人能给朕出个主意的?!”卫皇叫道。
听得这话,大殿内一阵沉默。
对此,左相将目光投到右相身上,眼神交流。
“老夫刚刚上了,如今到你了。”
位子越高,承担的东西越多。
最后,右相不得已硬着头皮说道:“禀陛下,如今的确一动不如一静。”
卫皇怒笑道:“真是可笑!”
“尔等食朝廷俸禄,不能为朕分忧,该当何罪!”
顿时,左相与右相领头跪下,呼道:“臣等知罪。”
“知罪?”卫皇冷声说道,“你们既然知罪,那就统一罚俸半年,以示惩戒,望尔等知耻而后勇!”
……
很快,在某些人的有意推动之下,邺城于皇宫门前挑衅卫国,而卫国只能忍气吞声的消息,自卫国京都传播了开来。
而这些有心人,包括但不限于墨易安排的人,还有他国及意图颠覆卫皇的人……
至此,邺城声名大噪,真正屹立于三国间而崛起了。
至于卫国,因为事后没有作出有效回应,令得卫国颜面大失,威信大降。
想想,你主动挑衅的人家,结束偷鸡不成蚀把米,如今又让人家在家门前蹦哒,还不敢吱声,这跟街边欺软怕硬的流氓有什么区别?
其实,不但是别人这样想,就是卫国人也觉得朝廷如此做法非大国风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经此一事,卫国可以说民心大跌了。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大跌之下,更是给各路皇室贵族机会了。
他们巧立名目,利用自己的势力趁机起事,发兵京都……
……
当王立序在回泓国京都路上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十分震惊。
这卫国,前一段时间还好好的,怎么一眨眼就乱了?
再听到邺城上门挑衅,而卫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时,他更是震惊。
不过,他也是能理解卫国的顾虑的,毕竟国内的稳较之对外示威更重要。
只是,他心中无由的浮现墨易说过的一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