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习风的表现,谢清华心里猛的一沉,回想起她离开建康之前二兄对她的叮嘱——“阿珠,你此去安城,有意寻得刘习风此人,倘若是招揽,定然不能如你所愿,但倘若是对明燃之战寻根究底,说不定还有几分把握!”
谢清珺说起这话时的神情,像极了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冷漠神祗——世间一切丑恶都倒映在他苍黑『色』的眼眸之中,他却懒得去理会,只漫不经心的投下一瞥,等待着在他眼中,已经被命运注定好了的未来。
云起云灭,凡人的一切痛苦挣扎,在神祗眼里,也不过是一出精彩的剧目罢了。
只有在看向谢清华时,谢清珺桃花眼里闪过的脉脉温情,流光溢彩,让人恍然发觉,谢清珺即使再像神祗,但他还不是神,同样也不过是在这十丈红尘中挣扎着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所以从一开始,得了谢清珺剧透的谢清华,即使对刘习风如今的反应就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不由得有些惊讶,看来明燃之战背后的秘密,比她想象中模拟的还要重大,还要危险,说不定涉及足以危及国本的大秘密,才能让刘习风这久经风浪考验的老将,在她轻描淡写一句话的试探之中,就显『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毕竟刘习风眼里,深沉得快把他自己压垮的、宛如一座山般沉重的愧疚,可是做不了假的!
可事到如今,她真要把明燃之战背后的秘密探究出来吗?分明来之前已经下定了决心,但真正距离这秘密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谢清华反倒有些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在李馨这些跟随谢清华一起进行改制,见过谢清华一步步将不可能化作可能,把谢清华视作信仰的属下来看,谢清华自是无所不能,对自己认定的事,即使世人不认可,也会一力行之,绝不退缩。
当然,最后的结果,也往往能证明谢清华决策的正确『性』。
可谢清华心里很清楚,事实上,很多事情,一旦关系到多方利益,往往她一个不慎的决策,就可能让大晋血流成河,不得安宁,做一个决定说来简单,但决定引发的一连串后果,才是她真正必须考虑清楚的。
为了改制,大晋顶级世族之一的王家说灭就灭,外人看来威风八面,只有谢清华知道,若是没有王雪儿姐弟俩的投靠,并以应允她们建立一个新的王家作为承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王家的反扑,又哪有那么容易熄灭的?
其间为了削弱王家破灭的影响,维持大晋朝廷稳定的秩序,她到底花费了多少心力在其间,如今更是提一提就觉得艰辛无比。
对道经的理解,谢清华仿佛生而知之,但对人情世故的熟稔,却还需要时间与经验的堆积,无疑,在建康城里,她自小喜爱的道经帮不了她,在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利益之中,她犹如蹒跚学步的幼儿,所能依靠的只有一颗玲珑心,去慢慢理,慢慢学。
旁人总看她成竹在胸,无所畏惧,却不知道,有时候,她要辗转多夜,反复推敲,才能真正做出一个值得他人依靠的决策。
而身为主君的自尊,也不允许谢清华在下属面前展现自己的脆弱,唯一能教她的,也就只有长年混迹在人间,绝顶聪明的谢清珺了。
若不是有自家二兄的陪伴与帮扶,或许一开始,千头万绪的谢家事务,就能给无所适从的谢清华一个狠狠的教训!
说到底,在她踏入建康城之前,谢清华只不过是一个沉『迷』大道,无心履足尘世的求道之人罢了!
何曾想到,因着师尊的一个赌,有一天,自己竟然要一力担下谢家,担下大晋这千钧重的担子呢?
至少昔日在灵山,心无旁骛,一心修道的谢清华,是没有预料到今日的。
难怪在自己提出要去寻找刘习风的时候,二兄那么热心,谢清华无奈的想到,早在二兄既提供位置,又特地给予她提示的时候,她就应该警惕起来。
毕竟二兄虽然疼爱她,但能给她挖坑也绝不手软。
毕竟只有在给她挖坑的时候,二兄才是最热情最有心的!
谢清华有预感,倘若她真的知道了明燃之战的真相,恐怕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大晋,又将继改制之后,迎来一场莫大的动『荡』!
谢清华在这边进退两难,对自家坑货兄长怨念十足,在渡梦河精美的画舫上悠闲喝酒的谢清珺,已经连打了三个喷嚏!
旁边替他斟酒的美人,都被谢清珺吓了一跳,担心的望着他,生怕他着了凉,谢清珺本人却丝毫不以为意,斜倚在椅子上,以手支颐,浑身上下,依旧充满了闲情逸致。
他微笑着举杯,桃花眼一挑,风流倜傥,示意美人继续自己的歌舞。
而他,一边赏着美人的歌舞,一边晃了晃杯中的美酒,惬意自语道:“我的小阿珠啊,这会儿,你可不能怪二兄我坑你,当初你听到二兄我对你的提醒之后,就应该反应过来,刘习风背负的秘密的危险『性』,结果阿珠你跃跃欲试,一定要去寻刘习风此人,二兄又怎么好拂逆你的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