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语气渐渐激烈起来,为了突出语气,他甚至将一只手攥成拳头高举过顶,大声道:“弘治一朝十八年,先帝身边无论内廷还是外廷,从义宦张敏,怀恩,到内阁徐溥,丘浚。无一不是忠烈正直之臣,直到我等内阁和内廷。”
“世人虽多有非议,然终究褒多于贬,君圣臣贤,如此方才成就我大明煌煌中兴伟业,今rì陛下身边佞臣小人繁多。天子心智不开,反受蒙蔽,我等皆先帝临终受命辅佐之臣。怎能眼见大明社稷渐步崩塌之危厄?”
谢迁,王琼和王岳凛然躬身为礼,齐声道:“愿以刘公为马首。”
李东阳见众人情绪激动。大有为国豁命一击之势,不由暗叹一声,也跟着躬身下去。
刘健缓缓注视众老臣,语气森然道:“祖宗江山基业得来不易,若在我等这代臣子手里由盛而衰,我们必成大明千古罪人,刘某代天下的臣子和百姓登高鼓呼,合我等朝堂内外之力,即在今日,剪除八虎,清君之侧!”
刘健还是没有将徐承重算进去,毕竟他确定徐承重是不是在里面参与着。
王岳拱手道:“司礼监和东厂愿附诸公骥尾,供其驱使。”
王岳的刻意挑拨,刘健的登高一呼,内阁。司礼监和东厂罕见地联起手来。
这是一股从未有过的强大力量,谁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行动。
朝堂里开始暗流涌动,内阁三位大学士手掌翻覆间,朝堂风云变动。无数文官迅速在三位大学士旗帜下靠拢,一场不见硝烟却比战场更加惨烈的争斗缓缓拉开序幕
内宫五朝元老,深得大明数代帝王宠信尊敬,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向朱厚照递了告老奏章,请求卸去司礼监掌印一职,离宫归乡安度余年。
这是一条众人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消息。
意料之中是因为很多大臣早在去年便知萧敬有告老的意思,意料之外是因为谁也没想到萧敬竟选在这个满朝文武暗地里酝酿除jiān的时候告老,有意还是无意,实令人颇费猜疑。
萧敬是五朝元老,其中四次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名副其实的内廷第一人,历代帝王对其恩宠无比,为人谨慎低调,处世公正无私,就算那些从来看太监权阉不顺眼的文官们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委实是历代太监中的异数,难得的忠臣贤相,执掌内廷数十年。他赢得了朝堂内外的一致赞颂。
递了辞呈后,朱厚照挽留了他好几次,而且并非官话虚套,而是真心实意的挽留。
奈何萧敬此番去意已决,朱厚照和内阁三位大学士苦留无果,于是只好批了他的告老请求。
这件事在朝堂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萧敬告老是很多人都早已知道的事。除了告老的时机有些耐人寻味,其他的无甚稀奇。
朱厚照批了萧敬的告老奏章后的第二天。内阁三位大学士之一,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忽然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