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沉默了,齐泰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些什么。
“二位是允炆的老师,这个时候你们千万不要袖手旁观啊!”吕氏惊恐地说道。
“太子妃言重了,现在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宁羽,不,允熥皇孙虽然现在表现的耀眼,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很难对殿下构成威胁。”齐泰理了理思路说道。
“哦?此话怎讲?”吕氏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两眼死死盯住齐泰,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
“首先,殿下担心允熥皇孙是嫡孙,但殿下也一样啊!”
“对啊!”吕氏听完齐泰的话,顿时来了精神。
确实,他这些年苦心经营,甚至不惜痛下杀手,就是为了登上太子妃之位,这样不光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自己的好儿子朱允炆,也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皇帝之位了。
朱允熥虽然是朱标发妻常氏所生,但是她吕氏现在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朱允炆从出身上,并不比宁羽差!
“太子妃,请稍安勿躁。”齐泰低声说道。
吕氏赶紧闭嘴,不过看向齐泰的眼神已经变了。
黄子澄见状,简直要把整个醋坛子吞下去了。
自己兢兢业业的辅佐朱允炆,吕氏对自己也是不错,可是自从朱允炆被限制之后,齐泰几乎就没有来过东宫,这次如果不是情况紧急,他绝对不会把齐泰拉上。
而在吕氏和朱允炆眼中,自己似乎也比齐泰要重要一点,可是现在,就因为齐泰的几句话,不光是吕氏,就连一脸颓废的朱允炆眼神都变了。
不过,黄子澄也知道,现在不是争宠的时候,如果朱允炆没有成为皇储,他就算再怎么得到朱允炆的信任,也是白费!
难道自己跟着朱允炆就藩不成?
再说,就算自己愿意,朝廷也不会同意的。
“再者,殿下自幼饱读诗书,但从学问上来说,允熥皇孙是万万不及的。”
这看似一句废话,但却点出了两人之间的长短之差。
宁羽确实处理政务上,比朱允炆要强上不少,可是正因为学识上面,不知道甩出宁羽几条街,单单就拿写字来说。
朝中大臣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对宁羽的字确实有些难以启齿。
而朱允炆自幼接受大儒教导,他自己天赋也是极佳,读书更是十分用功,从来没有懈怠过。
而且,在读书人里边,朱允炆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第三,允熥皇孙虽然风头正劲,但是也有不少隐患!”
这才是重点!
宁羽总有千般好处,但有一点,那就是他现在几乎将满朝文武得罪光了!
他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被天下读书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在浙江编练新军,让朝中武勋惴惴不安。
看着宁羽在浙江变法的成功,很多人都觉得,只要宁羽想,他肯定能做到对大明军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