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仓这东西,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平时多下来的粮食收归官府,等到灾年时再拿出来用。这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建议,但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刚刚经历过粮食危机的济南城来说,粮价较之于那些受到黄巾之乱影响的城市来说,粮价是真低。又因为这个时代生产力的低下,交通的不便,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况,那就是:
济南粮价出奇的低,洛阳粮价却非常高。
而曹操看的很明白,这是什么,这就是商机啊!这就是一个让治下繁荣安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好机会啊!
怎么让治下繁荣安定,至少在济南城很简单,就是把那些卖不出去的粮食卖出去,把那些粮食按照一个正常的价格卖到其他地方,到时候,济南城至少就能回归原来的繁荣了。
可现在问题是,济南城的粮食卖不出去。其实主要问题就是运输。要知道,如今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粮食的运输问题,那可真的是个大问题,所以根本找不到可以收购这些粮食的大主顾。所以,曹操提出了“义仓”这个计划,让朝廷收购这些粮食,价格吗,我们吃点亏,就和市价差不多吧,什么,朝廷拿不出钱?好办,本官帮你先掏了就是。
有了曹操的许诺,这件事推行的很顺利,看上去,他似乎亏了,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些粮食,再过几年将会多么有用。
朝廷见状,这是一件大好事啊,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有粮食到手了,加上曹嵩和袁绍的能量,这个计划的施行倒是出人意料的快。
而大户们呢?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他们都满足了,现在看上去还能赚,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就这样,在双方都极为满意的情况下,一切都谈的很顺利,曹操对济南城的统治力也终于到达了最高点。
………………
见事情谈的这么顺利,大家都很高兴,郭崇乘机道:“在下备了薄酒,恳请大人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