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三圣散治口眼斜。左急右缓。血脉受邪者。
当归肉桂延胡索(等分)
为散。每服五钱。水煎去滓。早暮各一服。
参归(三圣散)治风中血脉。左半肢废。口目左。
舒筋三圣散去延胡索加人参。风中血脉。急需流布营气。营行脉中。便不当泛用风药。所谓血行风自灭也。至于左半肢废。气血不能营运。延胡耗血。胡敢轻试。必藉人参引领当归、肉桂。何虑虚风之不散乎。
正舌散治惊痰堵塞窍隧。肝热生风。舌强不正。
蝎尾(去毒。滚醋泡。炒。三钱。)茯苓(一两。姜汁拌晒。)
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并擦牙龈。日三度。面赤。倍蝎尾加薄荷半两。每服四钱。水煎。热服取汗效。
解语汤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防风天麻(煨切。姜汁拌焙。)附子(炮。各一钱五分。)枣仁(炒研。二钱五分。)羚羊角(镑。)观桂羌活(各八分)甘草(炙。五分)
水煎。入竹沥半杯。姜汁数匕。服无时。脉虚。加人参。
祛风定志汤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防风枣仁(炒研)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肉(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甘草(炙。各五分。)生姜(五片。)
水煎。服无时。
甄权防风汤(千金)治偏风。
防风芎白芷牛膝狗脊萆白术(各三钱)
羌活葛根附子(外台。作人参)杏仁(各六钱)薏苡仁石膏桂心(各九钱。)麻黄(一两二钱)生姜(两半)
上十六味。水煎。分三服。并针风池肩曲池支沟五枢阳陵泉巨虚下廉各一。凡七穴。一剂觉好。更进一剂。即针一度。九剂九针即瘥。灸亦得。
薏苡仁汤治中风湿痹。关节烦疼不利。薏苡仁(一两。姜汤泡)芍药(酒洗)当归(各钱半)麻黄(去节)桂(各八分)
苍术(去皮。芝麻拌炒。一钱。)甘草(炙。七分)生姜(七片)
水煎。服无时。若自汗。加石膏。烦热疼痛。加酒黄柏。厥冷拘急。加熟附子。
升麻胃风汤治胃风能食。手足麻瞀。目面肿。
升麻当归白芷葛根(各六分)苍术(制。八分)麻黄(去节。)本羌活草豆蔻(研)蔓荆(子。研。各四分)柴胡黄柏(姜制。各三分)甘草(炙。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一枚)
水煎。食远服。按风入胃府。大便清血四射。用人参胃风汤之桂、芍祛之内散。风入胃经。面目动。面肿者。用升麻胃风汤之升、葛、麻黄辈祛之外散。不可不辨。
犀角升麻汤治风热头面肿痛。颊上如糊。咽喉不利。
犀角(镑。三钱)升麻(一钱五分)防风羌活(各一钱二分)白芷黄芩白附子(各六分。)甘草(炙。四分。)
水煎。食远温服。
乌药顺气散(局方)治暴中风气攻注。遍身麻痹。语言謇涩。口眼斜。喉中气塞。有痰声者。
麻黄(去根节。泡)橘皮乌药(各三两)僵蚕(炒)川芎枳壳甘草(炙。)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五钱)
上十味为散。每服半两。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热服。吴鹤臬曰。此治标之剂。初病邪气实者宜之。
解风散治风成为寒热。头目昏眩。支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二两半)麻黄(去节。一两半)芎独活细辛甘草(炙。各一两)
为散。每服四五钱。入生姜五片。薄荷七叶。水煎服。按此本千金三黄汤去、芩加参、芎、甘草。彼主杜风清热。此主解散虚风。同源异。今人但知人参为补虚之药。不知人参有祛邪荡实之功。此证因虚风久袭。若独用麻黄。无人参助其胃气。必不能克效也。
古今录验续命汤(方祖)近效白术附子汤(术附汤下)千金八风续命汤(续命汤下)千金独活汤(桂枝汤下)三生饮(星香汤下)四物汤(方祖)四君子汤(方祖)二陈汤(方祖)小续命汤(续命汤下)三化汤(小承气汤下)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大秦艽汤(四物汤下)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大建中汤(保元汤下)人参养荣汤(保元汤下)大省风汤(星香汤下)八味顺气散(四君子汤下)千金附子散(麻黄汤下)省风汤(星香汤下)秦艽升麻汤(升麻汤下)涤痰汤(二陈汤下)凉膈散(方祖)星香汤(方祖)导痰汤(二陈汤下)黑锡丹(金液丹下)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麻黄附子汤(麻黄汤下)仓公当归汤(麻黄汤下)胃苓汤(平胃散下)千金排风散(续命汤下)黄建中汤(桂枝汤下)小柴胡汤(方祖)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