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治少阳阳明府证。
大黄(四钱。生用。)浓朴(六钱。)枳实(三枚。炙。)
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勿服之。经云。亢则害。承乃制。专取大黄以制亢极之害也。
承气汤证有三。太阳之邪初传阳明之府。用调胃承气。藉甘草之缓。款留硝、黄。以祛胃中方张之邪。邪热亢极于胃。用大承气之硝、黄、枳、朴并攻全盛之邪。故无庸于甘缓也。邪气欲犯少阳之界。斯时热已向衰。但须枳、朴助大黄。以击惰归之邪。故无取于芒硝之峻锐也。其桃核承气。则又主太阳犯本之证。以桃仁、桂枝血药引调胃承气三味以破膀胱蓄血。与阳明之府。略无交涉。
调胃承气汤(玉函)治太阳阳明府证。
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方中大黄酒浸。加芒硝三合。甘草二钱。
大承气汤(玉函)治正阳阳明府证。
小承气汤本方大黄。酒洗倍用。浓朴半两。枳实五枚。加芒硝三合。
桃核承气汤(玉函。即桃仁承气汤。)治热结膀胱如狂。
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加芒硝、甘草、桃仁、桂枝。
浓朴大黄汤(金匮)治支饮胸满。
小承气汤倍大黄。
浓朴三物汤(金匮)治腹满痛闭。小承气汤倍浓朴用枳实五枚。
浓朴七物汤(金匮)治腹满发热。饮食如故。
小承气汤加甘草、桂枝、姜、枣。此本小承气合桂枝汤。中间裁去白芍之酸收。不致引邪入犯营血。虽同用桂枝、甘草。与桂枝汤泾渭攸分。其浓朴独倍他药。正以泄气之浊逆耳。
大黄甘遂汤(金匮)治妇人血结。少腹如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