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江宇的这次南方之行厉行十几日,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他出发的日子是十一号,等回到家的时候,离十一月还有两天的时间。
回家享受了一番天伦之乐后,就开始落实魏宏的建议。
江宇把公司高层召集到一起,研讨进入乘务车领域的事情。
“江总!你以前不是说不做乘用车吗?这怎么又改变主意了?”杨建勇第一个提问。
以前江宇可是不止一次说过,不会进入乘用车市场。
“以前不错,乘用车是咱们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技术水平不够咱们就没必要有那么大的野心,现在我感觉咱们可以比量比量的。”
“我支持!咱们早都该去比量比量乘用车了。”罗先来第一个表示支持。
“江总!做乘用车,咱们也没有许可呀?”发言的是韩松林。
“是啊!没有许可做出来这不是白扯吗?”宋常辉随声附和。
“资质不是问题,等我们把车研究好了,资质自然就有了。”
“江总!那我们模具厂是不是又要研发装配线了?”李星的想法最贴合实际,他首先就想到他又该头疼了。
“李厂长!你是不是又觉得头疼了?头疼,这是病得治。”
“没事儿,一点儿小病不碍事。”
李星赶紧声明,他非常害怕江宇放假让他回家看病。
若是回家看病,病好了估计模具厂也就不用他说了算了。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说说。”
威来集团的高层会议通常很少有超过一个小时的,大家都挺忙的,没必要浪费那么多时间。
通常情况下,三言两语把事情进行一番讨论就完事儿。
“那咱们要从哪里做起?还要研究新的发动机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郝鹏欢,松阳来的工程师,在汽油发动机的研发上有很高的造诣。
微面车那款汽油发动机就是他的团队研发的。
“发动机是肯定要研发的,不过咱们做的第一款车倒是不用,我的设想是就按照曙光的造型,利用微面的底盘加以改造,三大件都是现成的,整合一下就可以了。”
“江总!你的意思是咱们先做个1.0排量的小车?”
“先从小车做起,咱们做这款小车的同时,研究大功率的汽油发动机和自动挡的变速箱车桥,过几年咱们就推出一款大一点的车。”
赵青山这时说话了:“江总!咱们既然要进入乘用车市场了,那电动车还要继续研究下去吗?”
“当然!将来的世界是电动车的天下,当然要继续搞下去。”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没有人吭声,这说明没有问题了。
“郑轻厂也要上皮卡,你们有什么建议没有?”
“同意!”杨建勇表示赞同,压根就没问郑轻厂为什么要上皮卡?
“同意!”
“同意!”
...
都一个尿性。
“那好!散会!罗工和郝工留一下。”